7.要充分肯定自己,決不說自己不行。不要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好。比如說自己“長得難看”“笨手笨腳”“沒創造性”“不可救藥”等等。想一想在那些使你不幸的因素中,哪些是可以改變的。批評自己應當帶有建設性。
8.要勇於和別人交朋友,愛朋友的同時也會被朋友愛。受到拒絕並不妨礙你再跟別人交朋友。
9.記住:失敗和挫折有時是一種貌似災禍而實際使人得福的幸事。失敗告訴你,你的目標對於你來說是不相適宜的;或者說,失敗使你能夠免受將來更大的失敗。要從每次的失敗中有所得。
10.如果你感到自己情緒緊張,而又無法自製,最好到醫院去看看。有些情況好像是精神疾患,而實際卻是生理疾患,比如甲狀腺疾病。
11.當你感到“緊張”這種生理反應的時候,你需要:①客觀地檢查這種生理反應;數數脈搏,並盡可能多地記錄下身體變化的情況。②想想是否還有別的原因引起這種生理上的緊張?是不是心理上的?也許你吃得不合適,也許屋子太熱等等。
12.當你感到無法控製自己情緒的時候,你不妨采用下麵的辦法擺脫眼前的事,①幹脆走開;②把自己當成局外人;③想象自己置身於未來,從未來透視現在;④找富有同情心的人聊聊,獲得精神上的慰藉。
遵守以上12項原則,你便可以擁有心理及精神上的健康。
隻有擁有健康,才能夠擁有人世間的幸福和事業的成功。同樣,隻有愚昧的人,才會犧牲健康去追求幸福。
不靠專家,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馬上就要過春節長假了,張先生卻被“感冒”擊倒了。家人帶著張先生到醫院做了一次全麵體檢,檢查結果顯示張先生的身體一直處於亞健康狀態,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下,身體一直在堅持作戰;可是等到身體徹底“鬆弛”下來,病毒也就趁虛而入了。
“在單位幸苦工作了六年,好不容易才當上部門主管。現在事情更多了,加班成了家常便飯。沒辦法,再累也得繼續工作。每月養房、養車都需要一大筆錢,孩子剛上小學,以後用錢的地方還多。”張先生感歎道,“現在每天都感覺沒睡醒似的,打不起精神,工作一會兒就感到疲勞。這下終於知道原因了,原來自己身體就處於亞健康狀態。”
因為現代人早早地進入亞健康狀態,健康管理便成為了時下現代人最熱衷的話題。
健康管理是對個體及群體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麵管理的過程。即對健康危險因素的檢查監測(發現健康問題)→ 評價(認識健康問題)→ 幹預(解決健康問題)循環的不斷運行。其中幹預(解決健康問題)是核心。對於個人來說,采用一些保健的方法,可以實現健康管理的功效。
自我保健是為了自身的健康利益,自我發現、自我保護、自我處理或協同醫生自我治療的一種保健行為方式。
自己來保護自己的健康,這已成為我國保健發展的趨勢。自我保健的內容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醫學知識和養生保健手段,在不住院、不求醫生、護士的情況下,依靠自己和家庭力量對身體進行自我觀察、診斷、治療、互利和預防等工作;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起一套適合自身健康狀況的養生方法,以達到健身祛病、推遲衰老和延年益壽的目的。
自我保健意味著自己把握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在遇到小病、急性和感染性疾病、慢性病以及和生活方式相關的疾病、外科手術或到醫院就醫時你知道該做什麼。另外,自我保健也意味著你懂得改善周圍的環境,避免不良環境對身體的侵害,如避免間接吸煙、盡量不接觸汙染物。
自我保健的內容廣泛:可以服用有益身體的補充劑,如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類食品或補品;可以利用意誌力減壓,學會放鬆身心;更要注意心理健康,加強自律,增強求知欲,激發自己信念和耐力。
必要的健康知識,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提高預防和控製疾病的能力,是每個健康生命的必然選擇。健康是你我選擇的路,永遠不要把健康交付在他人手中,而要緊緊地握在自己手中!
個人的健康和壽命主要取決於自己。世界衛生組織1991年向全世界宣布:“個人的健康和壽命的60%取決於自己,15%取決於遺傳,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的影響。”這就明確告訴我們,個人的健康和壽命很大程度取決於自己。
健康是個極為複雜的概念,人的健康和壽命是由許多因素相互交叉、滲透、製約、作用的結果。保健學家把這些因素歸納為四大類:環境因素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機體生物學因素特別是遺傳因素和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衛生保健設施因素。而這四大類又可以分為大環境因素和小環境因素。大環境因素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是不以個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而小環境因素為生活方式因素、遺傳心理因素,則是自己可以支配和改善的。著名的醫學家、社會學家諾勒斯說過:“99%的人生下來就是健康的,但由於種種社會環境條件和個人不良習慣而生病,不良習慣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危害。”“人不在習慣中生長,就在習慣中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