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時間就是財富,用時間的杠杆撬起沉甸甸的財富金磚(3)(1 / 3)

關於利率。以上的計算,我們選用了10%這個數字。但凡是存過錢的人都知道,上哪裏找10%的銀行利率呢?正如經常炒股的人都知道,上哪找沒有風險的10%的投資產品呢?

關於期數。這個期數是和你的利率相對應。利率按年利率算,期數就以年為單位,如10年、15年。如果利率按月利率計算,那期數的單位就是月了。

再說說72法則。所謂“72法則”就是以1%的複利來計息,經過72年以後,你的本金就會變成原來的一倍。這個公式好用的地方在於他能以一推十。例如:利用5%的年報酬率的投資工具,經過14.4年(72/5)本金就變成一倍;利用12%的投資工具,則要6年左右(72/12),才能讓一塊錢變成兩塊錢。

綜合起來,複利要讓它成為我們心中可觀的累積,需要三個條件:

1.讓你足夠滿意的本金;

2.好的投資渠道;

3.足夠的耐心和精力。

由此可以看出,要讓複利真正的能為我們的錢財服務,首先要完成本金的積累,或者持續的對本金進行投入;其次要我國有限的投資渠道和在這些渠道裏的進行恰當地選擇;最後要具備精明的選擇能力,這是複利能否發揮神奇作用的分水嶺。

在複利的模式下,一項投資所堅持的時間越長,帶來的回報就越高。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裏,得到的回報也許不理想,但隻要將這些利潤進行在投資,那麼你的資金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變得越來越大。經過年複一年的積累,你的資金就可以攀登上一個新台階,這時候你已經在新的層次上進行自己的投資了,你每年的資金回報也已遠遠超出了最初的投資。

現在人們的收入不同於改革開放初期,如果一個大眾家庭如果從現在開始投資1萬元,通過運作每年能賺到15%,那麼,連續20年,最後連本帶利變成了163660元了。看到這個數字後,我們也許並不感到滿意,但是連續30年,總額變成了662117元了,如果連續40年後的話,總額又是多少呢?答案或許會讓你目瞪口呆,是2678635元。也就是說,一個25歲的年輕人,投資1萬元,每年贏利15%,到65歲時,就能獲得200多萬元的回報。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市場並非總是一直景氣。如果每年都保持15%的收益率這是很難做到的。但這裏說的收益率是個平均數,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再加長合理的投資,這個回報率是有可能做到的。

這種由複利所帶來的財富的增長,被人們稱為“複利效應”。不但投資理財中有“複利效應”,在和經濟相關的各個領域其實廣泛存在著複利效應。比如,一個國家,隻要有穩定的經濟增長率,保持下去就能實現經濟繁榮,從而增強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的生活。從這個角度看,“可持續發展”這個時髦的詞,實質上是追求複利的另一種說法。

可以說,複利是一種思維,是一種以耐心和堅持為核心的思維方式。如果我們能充分利用複利思維,不管投資還是人生,都會有不錯的回報。

你的時間在哪裏,你的成就就在哪裏

“不善於支配時間的人,經常感到時間不夠用。”這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但怎麼樣才能善用時間呢?這是過去十幾年來哈佛商學院時間管理專家試圖解答的一個問題。

以下是他們總結的利用時間的一些經驗,並已經逐漸在商學院的課程中得到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