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時間就是財富,用時間的杠杆撬起沉甸甸的財富金磚(1)(3 / 3)

任何工作都是慢慢努力付出才有回報。投資即使賺錢,也像是很枯燥地彎腰撿地上的錢,隻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地上的錢就會不斷地被你撿回家,非常簡單,但也很辛苦,要堅持常年地撿錢。大部分投資者對地上的小錢視而不見,妄圖賺大錢、賺快錢,很容易失敗。

想通過投資致富的朋友,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即市場完全可以賺到很多錢,但絕不是下一周或下一個月,而是幾年幾十年的長期積累。你買10萬元的股票,如果每年收益20%,那麼30年後你退休時,大約變成了2 373萬元。怎麼樣?賺大錢吧,但需要用很長的時間耐心等待。買股票、買基金或者搞其他投資之前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拋棄幻想,樹立正確的理念,以長期投資心態,與好企業共同發展,才會成果豐碩。

有一個老頭,牽一匹馬去鎮上趕集。路上看別人趕著牛,心想有條牛多好,又能喝牛奶,又能耕地,比馬好。於是,以馬換牛;走著走著,看別人牽著羊,又動心了。羊奶也不比牛奶差,而且羊毛還可以紡線,太實用了。於是用牛換羊;又往前走,看到有人喚著一隻大鵝,又動心了。鵝多好呀,老伴天天希望有一個能看家護院的大鵝,又有鵝蛋吃,蛋比奶的營養好。於是羊換鵝;剛換完,發現有人賣雞,老頭一下子醒悟了,鵝可不如雞呀,不僅雞蛋勝過鵝蛋,而且美味的小雞燉蘑菇可是全家過年最願意吃的。於是鵝換雞。換完馬上就想起來,還不如直接換幾個雞蛋,回家就可孵出好幾隻小雞來。當老頭手捧著雞蛋高高興興往家走時,不小心一跤下去,雞蛋摔了個粉碎。

不要做故事中的老人,不要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每次的決定都是對的。總是見異思遷隻會讓你雞飛蛋打。故事中的老頭沒有受到外界的幹擾,現實中的我們往往還要麵對許多壓力,別人買的股票漲了,自己持有的股票跌了。這時候你是否還能做到氣定神閑呢?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上,建立良好的心態,靠的不是心理培訓,而是長期的訓練和實踐。所以,要放棄那些關於投機暴富的不切實際的幻想,真正遵循價值投資的客觀規律。畢竟,和消息、概念比起來,這些規律才是最可靠的。

作為長線投資者,作為價值投資者,鎖定目標個股介入之後,要做的就是堅定持有,而不是三心二意,以最簡單的操作,最簡單的心態麵對這個複雜的市場。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你不願意擁有一隻股票10年,那就不要考慮擁有它10分鍾。”“我最喜歡持有一隻股票的時間是永遠。”

巴菲特習慣於聽取所屬公司的經理人員彙報經營成果而不是公司股票的短期行情。他認為,隻要有潛力的公司的權益資本預期收益令人滿意,公司管理層誠實能幹,並且股票市場並未高估該公司股票,他就很願意無期限地持有這些公司的股票。當然,有時候,巴菲特也會賣掉那些價格合理或被低估的股票,這是由於他需要一筆資金購買其他低估程度更高或者低估程度相同但他更了解的公司的股票。

不過,1987年,巴菲特投資組合中的3家公司的普通股並未拋售,盡管當時股市對這3種股票嚴重高估。因為,這3種股票是巴菲特列入長期持有名單的股票。1990年,可口可樂公司也被巴菲特列入長期持股的名單。對於處於長期投資地位的股票,巴菲特不會不加區別地拋掉。從巴菲特對這4家公司股票的投資與長期持有行為,你可以看到他確實在實踐著自己的話。

從投資曆史可以發現,要真正在股市長期發展中取得好回報,一定要以長期持有好的企業股票,分享企業成長的好處。萬科最大個人持股者叫劉延生,1991年前後他總共買了大概400萬股,10多年他一直伴隨著萬科成長,2007年時他手上的這部分股票市值已經突破了20億。這就是時間和耐心帶給他的回報。

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鬆2008年3月份表示:巴菲特投資股市的收益約為25%,前年去年,中國股民選一隻好股並持有,收益都遠遠超過這個收益。但巴菲特數十年來可以做到平均每次投資收益這麼高,而我們的投資者卻不能。所以說,投資理財需要專業的研究和分析,不在學習上舍得投入,埋怨牛熊市沒有意義。投資需要專業的視野和素養。

一些投資者以為長期持有就是隻要買了股票放在那裏就不用管了,就可以賺到很多錢,事實也許確實如此。但在進行長期投資以前,需要對買入的股票綜合分析,判斷買入股票的時機是否合適,買入前後對持有的時間有所考慮,以及在持有過程中的不斷觀察和研究發行這隻股票上市公司的情況及股票價格的異常變化。剩下的工作,就是堅持。

運籌時間,讓時間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