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時間就是財富,用時間的杠杆撬起沉甸甸的財富金磚(1)(2 / 3)

愛才如命的比爾·蓋茨,在聽說麥克爾離開微軟後,在第一時間裏立即動身親自到他家中做挽留工作,麥克爾欲言又止,始終不肯痛快答應。蓋茨隻好懷著矛盾的心情離開了麥克爾的家。

麥克爾雖然嘴上說不回微軟,但他的內心不僅留戀微軟,而且更敬佩比爾·蓋茨的為人和他天才的創造力。

第二天,當麥克爾出現在微軟大門時,緊張的比爾·蓋茨才算徹底鬆了一口氣:“上帝,你可總算回來了!”

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的麥克爾緊緊擁抱住了早已等候在門前的比爾·蓋茨,此後,他專心致誌地繼續“卓越”軟件的收尾工作,還加班加點為這套軟件加進了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模擬顯示,比別人領先了一步。

嗅覺靈敏的金瑞德公司也絕非無能之輩,它們也意識到了“麥金塔”的重要意義,並為之開發名為“天使”的專用軟件,而這,才正是最讓蓋茨擔心的事情。

微軟決心加快“卓越”的研製步伐,搶在“天使”之前,成功推出“卓越”係列產品。半個月後,“卓越”正式研製成功,這一產品在多方麵都遠遠超越了“先驅”軟件,而且功能更加齊全,效果也更完美。因此,產品一經問世,立即獲得巨大的成功,各地的銷售商紛紛上門定貨,一時間,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麵。

此後,蘋果公司的麥金塔電腦大量配置卓越軟件。許多人把這次聯姻看成是“天作之合”。而金瑞德公司的“天使”比“卓越”幾乎慢了3周。這3周就決定了兩個企業不同的命運。

隨後的市場調查報告表明:“卓越”的市場占有率遠遠超過了“天使”。將競爭對手甩在後麵,微軟又一次給全世界上了精彩的一課。

哈佛教授說過,在各種各樣的商戰中,誰在時間上贏得主動,誰就能領先一步,在行動中就有了取勝的主動權。這樣,你就會牢牢地占據市場,你也會以此為動力,不斷發展。比爾·蓋茨在“卓越”軟件的開發上所表現出來的眼光與膽識,就是很好的說明。

在當下,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電腦的普及所引起的資訊革命,使時間產生的增值效應正以幾何級數成倍增長,能否有效地運用時間,提高時間管理的藝術,成為決定成就大小的關鍵因素。由於現代資訊的增加,知識陳舊周期縮短,使人才越來越帶有不固定性。譬如,工業發達國家在1950~1965年的15年中,由於自動化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原來工業體係中失去了八千多個舊的技術工種,同時又誕生了六千多個新的技術工種。這就是說,曾經有的八千多種人才消失了,而又有六千多種新技術人才登上了曆史的舞台。二十多年前,你可能是著名的電子管專家,但是曾幾何時,不僅單個晶體管已被淘汰,而且集成電路也已過時,現在是大規模集成電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時代了。電子技術革命尚在進行,而激光又初露頭角。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希望在事業上有一番作為,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財富,就要占據時間上的主動性,先人一步。

時間能創富,但需要耐心

鄭國一個人學做雨具,3年後手藝學成遭遇大旱,製造的雨具售不出去。這個人連忙改學做桔槔(井上的汲水工具)。3年藝成之後卻遇到大雨,桔槔沒有用處,又改回做雨具。不久,盜賊興起,居民都穿軍服,很少帶雨具。他又想學做兵器,可是人已經老了。

股市中有許多投資者像這個鄭人一樣,時刻熱衷於追逐熱點,頻繁換股。可短線套利炒股一般人是把握不了的,畢竟股市千變萬化,當你頻繁換股操作時,若落後熱點一拍,落入熱點陷阱,隻會輸得鼻青臉腫。即使靠短期的投機操作賺了一筆小錢,但從長期收益看,仍比不過長期投資。頻繁地買入賣出股票賺取短差,很容易變成為證券公司打工。

在投資理財中,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長期持有,對投資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投資者頻繁地買入賣出,就會大大增加成本,實際上損害了自己的投資收益。很多人炒股票,為的就是明天賣出去,沒有長遠打算,自然就享受不到長期升值的好處。

買房子,一般全家出動,仔仔細細地考察區位、朝向、通風、結構、建築質量、小區服務等,幾個來回之後才下決定。所以付出的錢和得到的實際價值比較吻合。

但炒股票,卻沒這些耐心考察上市公司,衡量價格是否合適,隻要有消息能賺錢就衝進去,買了什麼東西都不太清楚。一看價格跌了,趕緊拋掉。價格漲了,趕快追上,不但沒賺到錢,還賠了很多手續費。

有一位著名的證券業人士跟朋友說某家企業發展速度很快,未來幾年利潤每年增長20%左右,購買這家企業的股票並長期持有,估計每年複合收益率在15%以上。現在是10元錢一股,3年之後可能是14.5元一股。他說完這句話,遇到激烈的反駁:“一年才15%?還不到兩個漲停板?開玩笑吧,太沒意思了。我抓匹黑馬股,兩天就賺出來了。”

這位證券業人士後來說,什麼叫有意思?一年收益率15%,超過銀行存款的7倍,這已經很不錯了。不要和別人買的股票比,要和其他理財工具如銀行存款、國債比。即使這樣,大部分人還是覺得慢,覺得不夠刺激。但是拿自己的錢去尋找刺激,一般不會有太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