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紮克有言:時間是人的財富,全部財富,正如時間是國家的財富一樣,因為任何財富都是時間與行動化合之後的成果。
的確,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一旦失去,就永遠不能夠再來。如果我們不能夠善用時間,就會為時間的淪落而歎息,甚至為此付出代價。
成功人士善於利用時間創富。隨著時間的推進,財富的價值也在發生變化。能夠把握財富發展趨勢的人,能夠實現富有;而在財富的波動中無法作為的人,就是在浪費時間。時間是一個杠杆,能否能讓其撬動你的財富金磚,這就是貧窮和富有的區別所在。
財富:在時間上占據主動
什麼是人的最大財富、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時間。我們能夠找到無數關於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以及無數惜時的例子,但是對於時間能夠創造財富的概念,恐怕沒有人能夠比處在商業競爭中的人體會更為深刻了。
在商場,隻有具有強烈的時間信息感,才能提高時間運籌技術,才能疏導時間信息渠道,增強時間的節奏意念不斷追求效率,做到快人一步。而財富,就在這“快一步”的過程被創造出來。
比爾·蓋茨在長期的實踐中,對這一點體會最深,正是憑借著這筆難得的財富,他才能總在公司的若幹重大危機關頭,采取斷然措施,搶在別人前麵,因而獲得了成功。
“永遠比人快一步”是微軟在多年的實戰中,總結出來的一句名言。這句名言在微軟與金瑞德公司的一次爭奪戰中,表現得尤其淋漓盡致。
金瑞德公司根據市場需求,經過潛心研製,推出了一套旨在為那些不能使用電子表格的客戶提供幫助的“先驅”軟件。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白,毫無疑問,如果金瑞德公司成功,那麼微軟不僅白白讓出一塊陣地,而且還有其他陣地被占領的危險。
麵對這種情況,比爾·蓋茨感到自己麵臨的形勢十分嚴峻,他為了擊敗對手,迅速做出了反應。1983年9月,微軟秘密地安排了一次小型會議,把公司最高決策人物和軟件專家都集中到西雅圖的蘇克賓館,整整開了2天的“高層峰會”。
在這次會議上,比爾·蓋茨宣布會議的宗旨隻有一個,那就是盡快推出世界上最高速電子表格軟件,以趕在金瑞德公司之前占領市場的大部分資源。
微軟的高級技術人員們在明白了形勢的嚴峻之後,紛紛主動請纓,比爾·蓋茨在經過反複的衡量之後,決定由年輕的工程師麥克爾掛帥組建一個技術攻關小組,主持這套軟件的開發技術。麥克爾與同仁們在技術研討會議上透徹地分析和比較了“先驅”和“耗散計劃”的優劣,議定了新的電子表格軟件的規格和應具備的特性。
為了使這次計劃得到全麵的落實和執行,比爾·蓋茨沒有隱瞞設計這套電子表格軟件的意圖,從最後確定的名字“卓越”中,誰都能夠嗅出挑戰者的氣息。
作為這次開發項目的負責人,麥克爾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的分量,對於他來說,要實現比爾·蓋茨所號召的“永遠領先一步”,首先意味著要超越自我,征服自我。
但是,事情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現實往往出乎人們意料。
1984年的元旦是世界計算機史上一個影響深遠的裏程碑,在這一天,蘋果公司宣布它們正式推出首台個人電腦。
這台被命名為“麥金塔”的陌生來客,是以獨有的圖形“窗口”,為用戶界麵的個人電腦。“麥金塔”以其更好的用戶界麵走向市場,從而向IBMPC個人電腦發起攻勢強烈的挑戰。
比爾·蓋茨聞風而動,立即製定相應的對策,決定放棄“卓越”軟件的設計。而此時,麥克爾和程序設計師們正在揮汗大幹、忘我工作,並且“卓越”電子表格軟件也已初見雛形。經過再三考慮,比爾·蓋茨還是不得不做出了一個心痛的決定,他正式通知麥克爾放棄“卓越”軟件的開發,轉向為蘋果公司“麥金塔”開發同樣的軟件。
麥克爾得知這一消息後,百思不得其解,他急匆匆地衝進比爾·蓋茨的辦公室:
“我真不明白你的決定!我們沒日沒夜地幹,為的是什麼?金瑞德是在軟件開發上打敗我們的!微軟隻能在這裏奪回失去的一切!”
比爾·蓋茨耐心地向他解釋事情的緣由:
“從長遠來看,‘麥金塔"代表了計算機的未來,它是目前最好的用戶界麵電腦,隻有它才能夠充分發揮我們‘卓越"的功能,這是IBM個人電腦不能比擬的。從大局著眼,先在麥金塔取得經驗,正是為了今後的發展。”
看到自己負責開發研究的項目半路夭亡,麥克爾不顧比爾·蓋茨的解釋,惱火地嚷道:“這是對我的侮辱。我絕不接受!”
年輕氣盛的麥克爾一氣之下向公司遞交了辭職書。無論比爾·蓋茨怎麼挽留,他也毫不鬆口。不過設計師的職業道德驅使著他盡心盡力地做完善後工作。
麥克爾把已設計好的部分程序向麥金塔電腦移植,並將如何操作“卓越”製作成了錄像帶。之後,便悄悄地離開了微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