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富貴險中可求,冒險是創富者的遊戲樂園(3)(2 / 2)

“敢於逆水行舟”,這是一進哈佛商學院,校方就要求學生必須培養的一種技能。

時刻防範交易風險

這裏有個關於美國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的故事。

在19世紀初,德國人梅特裏兄弟移居美國,定居密沙比,他們無意中發現密沙比是一片含鐵豐富的礦區。於是,他們用積攢起來的錢,秘密地大量購進土地,並成立了鐵礦公司。洛克菲勒後來也知道了,但由於晚到了一步,隻好在一旁垂涎三尺,等待時機。

1837年,機會終於來了。由於美國發生了經濟危機,市麵銀根告緊,梅特裏兄弟陷入了窘境。一天,礦上來了一位令人尊敬的本地牧師,梅特裏兄弟趕緊把他迎進家中,待作上賓。聊天中,梅特裏兄弟的話題不免從國家的經濟危機談到了自己的困境,牧師聽到這裏,連忙接過話題,熱情地說:

“你們怎麼不早告訴我呢?我可以助你們一臂之力啊!”

走投無路的梅特裏兄弟大喜過望,忙問:“你有什麼辦法?”

牧師說:“我的一位朋友是個大財主,看在我的情麵上,他肯定會答應借給你們一筆款子。你們需要多少?”

“有42萬就行。可是,你真的有把握嗎?”

“放心吧,一切由我來辦。”

梅特裏兄弟問:“利息多少?”

梅特裏兄弟原本認為肯定是高息,但他們也準備接受了。

誰知牧師道:“我怎麼能要你們的利息呢?”

“不,利息還是要的,你能幫我們借到錢,我們已經非常感謝了,哪能不付利息呢?”

“那好吧,就算低息,比銀行的利率低2厘,怎麼樣?”

兩兄弟以為是在夢中,一時呆住了。

於是,牧師讓他們拿出筆墨,立了一個借據:

“今有梅特裏兄弟借到考爾貸款42萬元整,利息3厘,空口無憑,特立此據為證。”

梅特裏兄弟又把字據念了一遍,覺得一切無誤,就高高興興地在字據上簽了名。

事過半年,牧師再次來到了梅特裏兄弟的家裏,他就對梅特裏兄弟說:“我的那個朋友是洛克菲勒,今天早上他來了一封電報,要求馬上索回那筆借款。”

梅特裏兄弟早已把錢用在了礦上,一時間毫無還債的能力,於是被洛克菲勒無可奈何地送上了法庭。

在法庭上,洛克菲勒的律師說:“借據上寫得非常清楚,被告借的是考爾貸款。在這裏我有必要說明一下考爾貸款的性質,考爾貸款是一種貸款人隨時可以索回的貸款,所以它的利息低於一般貸款利息。按照美國的法律,對這種貸款,一旦貸款人要求還款,借款人要麼立即還款,要麼宣布破產,二者必居其一。”

於是,梅特裏兄弟隻好選擇宣布破產,將礦產賣給洛克菲勒,作價52萬元。

幾年之後,美國經濟複蘇,鋼鐵業內部競爭也激烈起來,洛克菲勒以1941萬元的價格把密沙比礦賣給了摩根,而摩根還覺得做了一筆便宜生意。

也許有人會說洛克菲勒不守商業道德。但是洛克菲勒並不這樣認為,他認為自己的行為完全是合法的、正當的。況且商業經營的最高目的是賺錢,其遊戲規則是不受道德限製的。

所以年輕人在經商時,要視商場為戰場,視他人為假想敵,心理高度警惕,永不放棄戒備心。

縱然是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也把他當外人看待,從不輕易信任,這也是精明商人防範交易風險的智慧之舉。

在生意談判中,如何去冒險呢?以下幾條冒險原則是要注意的:

(1)冒險是要冒那種可以承受的險,它與賭博不同;

(2)冒險前要考慮其可能性,確定可能的好處以及是否有必要去冒險;

(3)要理智,不要獨斷,永遠不要驕傲逞能、盲目急躁或異想天開;

(4)當冒險的賭注實在太高時,應平分或聯合承擔風驗;

(5)讓別人參加冒險活動,自己的活動範圍就擴大了,“持久力”就增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