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自立讓孩子為明日的飛翔做準備(2)(3 / 3)

家長要培養孩子養成預習新課和複習舊知的習慣。

預習新課是學習的前奏,同時也是培養孩子學習能力和養成自主學習的一種方法。而複習舊知能幫助孩子進一步去理解和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要注重培養孩子獨立完成家庭作業的習慣。

家長平時應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幫孩子在家裏有計劃地學習,引導他在規定時間內集中精力認真地做好知預習和複習,並按時完成當天的家庭作業。這樣做能使孩子形成一種時間定向,從而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為此,家長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的學習環境,讓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對孩子在學習中出現的和學習無關的言語、動作,家長應當及時提醒和糾正,以防養成做事心不在焉、精力分散的毛病。

寄語孩子

孩子,你有禮貌、講衛生,你是有責任心的孩子,吃飯後你能主動幫忙洗碗、掃地。這些都看在我們的眼裏、喜在心上。可是,老師說課堂上你愛坐著發呆,而且家庭作業不能按時地認真完成,這讓我們很失望。孩子,你要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學習上,你能獨立學習,是我們最大的希望。

讓孩子扔掉依賴的拐棍

美國的爸爸媽媽都比較看重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建立一顆自立自主之心。他們從小就鼓勵孩子做一些他想做、喜歡做的事。凱麗就是這樣幫助她兒子湯姆的:在湯姆2歲時就知道主動地幫助媽媽收拾桌子。每當家中的客人看到湯姆手中拿起一個盤子時,他們總會說:“湯姆,要小心,不要把它打碎了。”在這種情況下,凱麗就會對這些好心的客人說:“沒什麼,湯姆可以把它們收拾好的。”

那些好心的客人不知道,如果凱麗不允許兒子去碰桌上那些盤子,也許凱麗會永遠保住盤子,但是一聲“不允許”卻會在兒子的心中留下一個陰影,這句話很可能會阻礙他某種能力的發展。

當湯姆嚐試著自己穿衣服時,常常把衣服穿反,爸爸媽媽從來沒有嘲笑或者責罵過他。凱麗絕對不會讓湯姆覺得自己無能,而是耐心地教他怎麼去穿好。

凱麗還鼓勵兒子自己收拾房間,即使他的“動作”非常糟糕,可是凱麗也會誇獎他一番。房間收拾得是否整齊、幹淨並不重要,對於湯姆來說,他已經做了,這就足夠了。

凱麗夫婦從不嬌縱孩子,而且不會主動替孩子做事,目的就是培養孩子從“要我幹”到“我要幹”轉變,並增強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

可中國的父母,卻很難做到凱麗這樣。現在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是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口裏怕化了。孩子在家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論什麼事隻要喊一聲“媽媽”或者“爸爸”就萬事大吉了。可是,在現實生活中,競爭激烈、壓力重重,孩子一旦離開父母,走向社會,就會像離開水的魚一樣無法生存,難以適應社會需要。

因為他們對父母已經產生了一種依賴心理。主要表現為沒有主見,缺乏信心,能力不足,甘願處於從屬地位;缺少獨立生活的勇氣和能力,性格優柔寡斷,做事祈求他人幫助,難做決定。在學校,他們聽老師話,把老師的要求視為聖旨,如果老師沒提出具體要求,他們會不知所措;在家裏,處處讓父母代勞,處處讓父母包辦;動腦、動手能力極差。具有依賴性格的孩子,如果不能及時糾正,長期下去就可能形成依賴性人格障礙,並帶來一係列的心理疾病,如焦慮症、恐懼症等。

有很多孩子表現得離不開父母,樣樣事都依賴父母。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家長教育方法不正確。要吃飯,就有人給他盛、端、喂;要穿衣,有人給他穿、套、戴等。這種教育方式最終會毀掉孩子的未來。因而,家長還應及時讓孩子扔掉“拐棍”。

播下種子,打造精彩未來

對於依賴性強的孩子,家長的正確教育態度和方法應該是:

家長滿足孩子基本的依賴需要,但不要完全控製、支配孩子。

孩子對父母有依賴感,父母充分地愛護、關心孩子並適當地給他滿足是必要的,這樣能讓孩子在心理上有安全感。但是父母絕對不可以無原則地去遷就孩子和滿足他的要求。既要給孩子提出與他年齡相適應的合理的要求,又要避免給孩子規定得太死、太多,更不能過分地挑剔孩子的行為讓他左右不是。

家長要鼓勵孩子自己選擇活動,對正當合理的要重視。

父母應當給孩子一定自由,孩子自己能決定的事,盡量讓他自己決定。對於孩子向大人提出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家長要作出親切、及時的反應,不要粗暴拒絕,更不可以無原則地答應,應該讓孩子知道家長不支持的原因。對孩子表現出來的獨立行為要加以肯定、支持。這樣,他才會慢慢地從“依賴”向“獨立”轉化。

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養孩子動手的習慣。

家長要讓孩子從小事做起,多參加家庭勞動,在勞動中培養他的自理能力,從而使孩子變得獨立。不過在培養孩子動手能力時,要按照孩子的年齡、能力的發展程度來對他提出一些適當的要求。能力要逐漸培養,循序漸進的教育方法能讓孩子在遇到問題時,避免因過多的挫敗感而失去自信心。當孩子看到自己能獨立做完許多事時,他們的責任感和自信心就會增強,從而減少對父母的依賴心理。

家長可以運用一定的策略來改變孩子已形成的依賴心理。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依賴性,就要及時地給予糾治。先要了解孩子依賴心理形成的原因,在這個基礎上,運用一定的策略也是非常必要的。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和一些獨立性強的同學做朋友。

耳濡目染中孩子自然而然地會受到影響,這樣對提高孩子獨立地處理事情和問題的能力,激發自我,提高進取心和獨立意識,從而形成獨立的人格,有著重要作用。

“九層高台,起於壘土”。

孩子的壞習慣是日積月累養成的,如果想一次就讓孩子改變,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養成一個好習慣,必須付出長時間的耐心和努力,按照一定步驟或者計劃逐步形成。過度的變化可能會帶來孩子的抗拒,而且還會破壞親子感情。所以,家長要有耐心、恒心,逐步養成孩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

寄語孩子

孩子,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你要自己獨自行走的路還很長。父母、親人不可能永遠與你一起同行,所以,你要學會自立。學會自己學習、自己做家務,自己做一切要麵對的事,不要依賴任何人。我們隻能扶住你,但前進的方向還需要你自己來把握。現在你就要試著丟掉那根“拐棍”,試著自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