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謙遜讓孩子感受進步的魅力(1)(1 / 3)

毛主席的名言:“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句真理永遠不會過時。謙虛的君子永遠不滿足現狀,會一往直前;而自負的人隻會洋洋自得,停滯前進的腳步。

家長要懂得讚揚的技巧,

防止孩子自滿

萊恩是一個從小就表現出某種天賦的孩子,因為他一出生就讓人感到他聰明伶俐、靈氣逼人。人們都說這個孩子必定是一個天才,他的將來一定能飛黃騰達。有人說:“萊恩一定能成為一個偉人,你看他那種機靈的樣子,說不定還能成為一個偉大的將軍。”也有人斷定他將來會成為一個能令大家引以為榮的藝術家。

可是事實並不是這樣,雖然萊恩在2歲時就表現出超人的天賦——他在音樂方麵才能顯著。萊思的父母專門給他請了一位家庭教師,試圖在音樂方麵能給予他最好的培養。萊恩確實很聰明,老師教的他都能很快學會。在萊恩四五歲時,他不僅掌握了基本的樂理知識,而且還能演奏多種樂器。尤其是他的小提琴和鋼琴演奏極為出色,並且很快舉辦了自己個人的音樂會。

人們都說萊恩是一個音樂神童,是一個偉大的天才,就像人們評論那些曆史上偉大的音樂家一樣。父母把萊恩當成一個寶貝,生活的全部重心都轉移到了兒子身上。他們逢人就誇獎自己的孩子。甚至當眾說萊恩的音樂水平已遠遠超過了其他同時代的音樂家和他的老師。他們說萊恩注定能會成為巴赫那樣的音樂大師。此時的萊恩被這些過多的讚譽蒙蔽了,整天陶醉在沾沾自喜之中。有一天,他的音樂老師告訴他在音樂表現上尚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雖然他的技巧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是音樂本身的魅力在於內涵而不僅僅是技巧。萊恩被激怒了,他氣憤地對老師說:“你以為我隻會一些技巧嗎?那些音樂的內涵我早就清清楚楚。”

老師說:“但是我明明發現你還有這些問題呀!”

萊恩說:“那都不是問題,是我故意那樣做的,我就是那樣理解這首曲子的。”

老師為了讓萊恩能明白音樂表現方麵的東西,開始給他做示範。不湊巧的是老師在演奏過程中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這樣就被萊恩抓了個正著。

“喂,您都彈錯了。老師,就您這樣的水平還能教我嗎?”萊恩的語氣中帶著極大的嘲笑。

老師非常生氣,雖然他認為萊思是個有才華的孩子,可還是辭去了這份工作。盡管萊恩的父母請他原諒孩子的做法,並盡力挽留他,但是他依然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自從老師走後,萊恩變得越來越得意。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天才,開始胡亂地改動那些大師的作品,並說這些作品不過如此。他不讓父母再給他請老師,說那些老師都是一些不中用的人,根本不配教他這樣一位百年難遇的奇才。結果可想而知。事過多年,萊恩變成了一個酒鬼,他憤世嫉俗,說人們不能理解他這樣的天才。

擁有謙虛的品德,對一個孩子的各項能力發展都有正麵幫助。而想教出謙虛的好孩子,父母本身的心理調適和教養方式,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學習是無止境的,父母應該培養孩子謙虛的美德,這樣他們才會包容萬物,不斷地用知識填充自己、豐富自己。

自滿是人的大敵,一旦狂妄自大、自以為就會一事無成。有很多從小被稱作“小天才”的孩子,長大後就很平庸,就是因為小時候聽讚美太多了,自以為什麼都可以,所以不思進取,最後落得連一般人都不如。

播下種子,打造精彩未來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這話一點也不假,可是如果真要把孩子誇好,還得做到以孩子為本,講究誇的藝術。

誇孩子應該有一個積極的態度。

誇孩子不是為了滿足大人們的某種心理需求,而是為了孩子能有良好的思想行為發展。有些家長因為白天忙工作,下班忙家務,在繁忙勞累的狀況下,和孩子交流時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嫌他們嗦,就隨便回應孩子幾句愛聽的話,以便擺脫孩子的糾纏。這樣,容易把孩子錯誤的言行進行肯定,進而造成誤導;也可能對應該充分肯定的好行為表現冷漠,影響了孩子的積極性。所以,家長在誇孩子時,要做到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應該仔細地觀察他們的表現,耐心傾聽孩子的講述,並具體地理解他們的思想活動,然後,再對需要肯定的言行進行充分表揚。同時,父母也要對孩子一些不正確的言行進行正麵地教育和引導。

誇孩子要適時。

事前誇:有些孩子,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空間觀念比較差,對自己的行為還把握不好,辦事的態度要麼缺乏自信、要麼不能自主。這時,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引導和激勵,幫助他們調整心態,學會處理問題。如有的孩子膽小,不夠自信,家長可以在事前對他們說一些鼓勵的話,肯定他們的進步,誇他們已取得的成績,給孩子打氣,讓他們充滿自信,高興地去參與各類活動,並爭取成功。自信和自主往往決定著事情是否能辦好。所以,家長經常采用這種事前誇的方法,能夠使孩子養成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要先提出自我目標,然後進行自我激勵的良好習慣,而且能提高孩子自主行動的能力。

事中誇:大多數孩子都興趣廣泛,但是普遍都缺乏耐心,做事常常是半途而廢。因此,在給孩子布置任務時,不能簡單從事,要在完成任務的整個過程中,用賞識的態度去欣賞他們做出的每一點成績,幫助孩子克服各種困難,不斷地去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直到最後的成功。克服困難的堅強毅力往往是使事情獲得成功的關鍵性因素,因此,家長要堅持運用事中誇的方法,培養孩子刻苦鑽研的學習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誌品質。

事後誇:小孩子都是好奇心重,經常做出各種錯事,有些時候就是好心辦壞事。孩子的自尊心比較強,在挫敗麵前,往往不願麵對,很容易失去信心。此時,家長不但應該誇孩子做的好事和取得的成績,而且還要利用孩子的好勝心,幫他們在做錯了事後,一分為二地評價自己,肯定他好的一麵,並幫助他總結教訓,使他們重新恢複自信心,繼續努力,把事情辦好。正確對待成功和失敗,是不斷獲得成功的保證。家長巧妙運用事後誇的方法,能培養孩子正確地自我評價的能力,同時也能提高自我教育的心理素質。

誇孩子要適度。

語言適度:家長誇孩子要真誠。對不同性格、不同年齡的孩子要注意運用不同的語言、語氣表揚。對於年齡小一些和自卑感強的孩子,語言可以誇張一些,來增強激勵性。而對於初中生就可以用平和語氣進行實事求是的肯定,讓他們從這些隨和的情感反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而且還會感激家長的讚揚。當表揚那些自滿情緒高的孩子時,家長可以充分肯定,但也不要過於誇張,這樣,既能尊重孩子,同時又可以幫助他抑製驕傲情緒的發展。隻有真誠的交流,才能和孩子相處得更融洽。

語態適度:家長在誇孩子時要表現得真誠、熱情。特別是年齡幼小的孩子,在口頭表揚時,也可以配合使用摸摸頭、拍拍肩、舉舉大拇指、鼓鼓掌或抱一抱等身體語言強化誇獎的效果。而對於年齡稍大一些的和性格靦腆的孩子可以配合用適當的手勢交流。親切的眼神,同樣也能讓孩子感到對他的讚賞。家長熱情地誇獎孩子,往往能使孩子受到鼓舞而不斷地努力、進步。

誇和獎相結合。

家長可以通過經常性的表揚,讓孩子的精神得到鼓舞,從正麵逐漸明白是非情理。這對提高孩子的品德,培養情操,同樣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把表揚和獎勵二者結合起來,教育的效果會更好。家長獎勵,要以精神獎勵為主,但是適當的物質獎勵也不能缺少。雖然,家長給孩子的物質獎勵數量上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對孩子來說,卻是一種滿足,一種需要,甚至還可能轉化成一股積極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