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國手生涯,我輾轉於世界各地,幾乎每個月甚至每個星期都會出現在不同的賽場。我扮演著中國羽毛球男單的頭號人物,扮演著世界羽壇的“全滿貫”。然而,我的舞台不應該隻是那不到一平方米的領獎台。
多年來,繁忙的行程、密集的訓練與比賽,讓我鮮有時間可以靜下來,與自己也與一路陪伴著我的你們談談心。
你們知道,我寫微博有時都不用標點符號,因為那樣更快。可當我坐下來,開始在時光隧道中遇見10年甚至20年前的自己時,光陰突然緩慢起來,定格在某一刻。這一幕幕交織的是一段奮鬥史,更是點點滴滴的感動。如果你願意,我打算慢慢說來給你聽。
我沒有華麗的辭藻,有的隻是真誠、坦然與從容。這也是我作為一個羽毛球運動員、一個即將到而立之年的男人最樸實的心情實錄。
從小到大,我就不是教練喜歡的“三好學生”。但是我跟我媽說:“沒關係,美國有喬丹,中國有林丹。”人生如賽場,即使不被看好,也能實現反轉。
直到幾年前看到一本邁克爾喬丹的自傳——《我的天下》,我才開始覺得,與其說是老天選擇了賦予我們不一樣的使命,不如說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對於我們熱愛的運動,對於我們身處的時代,我們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中國體壇有太多的後起之秀,他們不想成為第二個林丹或者第二個姚明、第二個劉翔,他們隻想做自己。沒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自己”。
中國羽毛球隊在青島集訓備戰倫敦奧運會的時候,體能訓練中經常會去爬嶗山,這並不是我最擅長的。這些年來,總有新的目標在我的前方,讓我沒有一天不敦促自己向上攀登。即便我站上了世界之巔,心中也隻剩下五個字——那又怎麼樣?
人生的精彩不在於你站得有多高,而在於生命的寬度。現在,我也想看看我左右的風景,甚至站在不同的角度回頭看看來時的路。於是,我看到了你們,在我生命中為我歡呼、為我喝彩,抑或使我沮喪、使我受傷的你們。
就在我思考著與你們說這些話的時候,隊醫正在“蹂躪”我身上的每一塊肌肉。每天訓練後的放鬆時間幾乎都在一小時以上,有時疼得我不得不停下來喘口氣。這些年,最了解我的就是這副身板了,因為是“超級丹”,所以它也被要求像外星人一樣無堅不摧。
與一生相比,我過去的歲月隻能算是匆匆片刻,我也不過是在羽毛球領域裏做成了一些事情。現在,讓我隻做林丹,做回自己。那個從福建龍岩的小縣城裏走出來的小夥子,他平凡如你,正在書寫未來。
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