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慢慢啟發孩子的主動態度(1)(1 / 3)

信息化時代高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你所學會的謀生技能如果沒有更新和補充,很快就會失去效用,在職場上遭到淘汰的命運。

所以在兒童教育上,必須重視主動學習態度的養成,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熟悉科學思考的方法下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階段都有能力不斷學習新知能和謀生本領。現代的教育不該是以學曆文憑為導向,而是如何在各個階段教育中,紮實地主動學習和研究。

現在許多父母親還苦苦地追求孩子的考試分數,把焦點放在被動的補習,而疏於重視主動學習的引導,無暇啟發孩子的好奇心和研究能力。孩子們一旦養成被動吸收知識的習慣,就會失去主動求知的興趣、好奇心和敏銳的觀察力,他們適應變遷的能力,也會大大的萎縮。

主動學習和思考的習慣,要從兒童時代,甚至早在幼兒園時期開始培養。它不是用強迫的方式填鴨,而是培養學習的興趣,並透過好奇與嚐試,把科學的態度建構起來。唯有透過這樣的教導過程,孩子才學會如何學習的能力。

心理學家把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稱為智力。因此,要培養孩子主動學習,就得同時啟發智力的發展。一般人以為智力是天生注定的,事實上,孩子的智力卻是在學習中不斷成長的。研究指出,孩子到了四歲時,智力發展已達成熟時的一半,而且四歲以前成長曲線的仰角,決定其未來持續發展的仰角。因此,孩子早期的智力啟發是很重要的。

主動學習的態度能促進孩子心智的發展,並累積豐富的經驗和能力,與智力相融合,而開展種種創造活動。

本篇提出幾個培養這種心智成長動力的重點:

·引導孩子的好奇心和主動性。父母如果怕孩子犯錯,壓抑其試探的行為,主動的學習欲望便會逐漸消失。

·孩子的自尊和信心越強,主動嚐試的勇氣越佳。因此可透過欣賞、鼓勵等技巧,激發孩子自動自發的行為。

·觀察與探究是培養科學態度的開始。陪孩子一起探索、觀察、思考和歸納,能開展其潛能和創意。

·允許孩子嚐試,協助他獲致成功,是激勵自動自發的快捷方式。

·養成專注的能力,克服分心的惡習,是促進學習效率的要件。

·培養閱讀習慣,指導有效學習的方法,以提高學習的能力。

孩子的主動學習態度,與父母的學習態度息息相關。父母親不重視學習新知,孩子在學習上容易造成麻痹化經驗。試想,一個回到家裏隻顧著看電視和打麻將,未曾在自己工作的知能上,增添一些新的成分,這樣的父母會教出主動學習的孩子嗎?

再忙碌的父母也要重視孩子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是孩子未來生存的憑借,是活在這個時代必須具備的能力。現在不培養它,孩子在未來的人生路上,會走得艱困和窘迫,錯過嬰幼兒黃金時期不免遺憾。

一般人以為兒童的智力是天生的,事實上,很多研究證明,兒童早期的智力發展,決定其未來心智成長。雖然智力的內涵,已從一般智力的觀念,走向多元智能的觀念,但長期以來,心理學家們卻一致認為:孩子的智力越早得到啟發,其未來的發展也越好。

心理學家布魯姆研究智力發展的曲線,認為孩子到了四歲時,即已達到將來成熟時智力的一半。因此,嬰幼兒期成長度,可以決定未來成長曲線的仰角。孩子出生後四年內,智力的成長,與以後十三年的成長大致相等:兒童六歲入學時,已經達到他十七歲時智力的三分之二。所以前麵的幾年,對兒童智力的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由前述的研究可知學前教育是很重要的。從嬰兒期開始,父母若能充實環境,提供景物觀察、辨別聲音及手腳試探活動,則有益於兒童心智的發展。到了幼兒期,安排豐富遊戲、歌唱、觀察、活動和交談等等,孩子的智力發展會明顯進步。

兒童前期,如果父母疏於和他接觸,沒有引導其遊戲、交談和說故事,結果孩子的智力發展就受到限製。美國許多大學或研究所畢業的人,雖然本身智力不錯,不過由於缺乏時間與孩子相處,不能適時給予應有的啟發,其子女在智能發展上,明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