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奇女子!看到這一切,劉徹心中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方士的言語。而由於這次邂逅,晚年的劉徹得到了他畢生中最後一個喜歡的女人,就是此時的河間趙氏女,也就是未來的鉤弋夫人。
鉤弋夫人入宮後,劉徹的心仿佛也變得年輕了,他特賜一宮供鉤弋夫人居住,命其名為鉤弋宮。第二年,也就是太始二年(前95),鉤弋夫人懷胎十四個月後終於生得一子,在眾皇子中排行第六,六皇子的名字,叫作劉弗陵。而此時的劉徹,已經六十二歲高齡了,六十二歲還能生子,這在中國曆史上還是比較少見的。劉徹晚年得子,對劉弗陵的寵愛自然非比尋常,又因劉弗陵在胎中的歲月頗為悠久,放眼華夏千年,似乎隻有堯帝是十四個月才出母體的,每當劉徹心念及此,便有一番衝動。不久之後,劉徹便將鉤弋夫人居住的宮門賜名為堯母門。賜名一事在明麵上看是對鉤弋夫人的恩寵,但深層次的意思,卻在劉弗陵身上。母親既然堪比堯母,那兒子呢,兒子自然是堯了。劉徹竟然把小兒子劉弗陵比作上古先賢大堯,可見賜名宮門一事的深層含義了。劉弗陵出生後,過了三年,前麵所說的刺殺大案就發生了,劉徹不但逼死公孫賀父子,就連自己的兩個女兒和衛青的長子衛伉,也因牽連被殺。而皇後衛子夫和太子劉據,這次也算是領教了劉徹的手段,那種六親不認的狠辣,讓人不寒而栗。
鉤弋夫人的得寵與衛子夫的失寵讓許多人看出了端倪,如果事情繼續朝著現在的狀況發展,過不了多久……一想到這點,許多人的心情便莫名其妙地激動起來,於是接下來便又有許多大事接二連三地發生了。
最初,朝廷中許多寬厚仁慈的人與太子性格相和,都依附劉據。而那些刁鑽圓滑之輩,卻對劉據百般詆毀。那些與劉據走得比較近的人雖然性格寬厚,但膽子比較小,平時也不敢說什麼話,尤其是得罪人的話。但那些詆毀劉據的人,情形就不同了,除了詆毀,有時候甚至還付諸行動,其中就包括蘇文和江充二人。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次劉據前去探望母親衛子夫,由於多日不見,兩人一時談得忘了時間,太陽快落山了,劉據才起身告辭。這件事卻讓黃門太監蘇文看在眼裏,於是蘇文便到劉徹麵前進讒,說太子劉據和皇後宮中的侍女有染。
劉徹聽了,也不以為意,男人喜歡女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蘇文是個宦官,不懂男女之情才大驚小怪,便沒把蘇文的話放在心上。
如果說蘇文此次的進讒隻是單純汙蔑性質的話,那麼另外一件事情的發生,就是對劉徹和劉據父子關係的挑撥了。
有一次劉徹生病後臥床不起,正好當時有話要對太子說,便命人前去傳喚。傳喚的人平時跟蘇文走得很近,可以這麼說,傳喚者跟蘇文其實就是一夥的。出發之前,蘇文曾如此如此對傳喚者授意了一番,於是傳喚者回來後就對劉徹撒了個小小的謊言,說當劉據聽說皇上有病時,竟然顯得很高興。
傳喚者的這個謊言雖然小,但用意卻十分陰毒,劉徹聽了之後,心情變得十分失落。父親因兒子的一句話、一個動作或者一個表情而失落,這是一個讓人十分不安的信號。
以上是黃門宦官蘇文平常的一些表現,下麵再介紹江充。
江充原本是趙國邯鄲人,這個人有一個特點,用中國的俗語來表示,那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早年他在趙國時,為了謀得好處,就把自己漂亮多藝的妹子嫁給了趙國太子劉丹。但後來不知如何,江充跟劉丹產生了矛盾,產生矛盾的結果就是劉丹要殺江充,而江充則逃亡到了長安。
到長安後,江充就做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是江充好運的開始,但同時,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厄運的開始。
江充到長安後便給劉徹上書一份狀告劉丹,說劉丹與其姊妹通奸,禍亂人倫。這個罪名是相當大的,劉丹因此被下獄,再也無緣繼承趙王之位。江充就這樣報了仇,他原本是靠妹妹嫁給劉丹發家,等到和劉丹有了矛盾,他絲毫不考慮妹妹的感受,直接把劉丹下獄了,他這個人的心性,在這裏可見一斑。
江充來到長安的這一年,正值鉤弋夫人生下皇六子劉弗陵。江充狀告劉丹之後,劉徹認為江充這個人剛正不阿,於是便拜他為繡衣使者,讓其專門監督貴戚大臣們的不法行為。
江充這個人前麵我們已經說過他的特征了,那就是心狠手辣,不念舊情,而且做事的時候不擇手段。但除了這些,他其實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善於察言觀色,揣摩劉徹的心思。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人其實是了不起的,如果向著正常的軌跡發展,他以後走上丞相之位,那都是十分有可能的。
但曆史不能假設,江充這個人的人生道路也並不是向正常方向發展的,他的人生早已誤入歧途。
由於能揣摩到劉徹的心思,所以江充做起事來得心應手,劉徹想整治誰,不用劉徹說出來,他便很乖巧地收拾誰,而且手段嚴酷,直逼景帝時的蒼鷹郅都。當然,這裏僅僅是說手段,至於人性品格,他與蒼鷹郅都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上。
有一次劉徹去甘泉宮修養,江充在前麵開路。此時正好碰見太子劉據派往宮中的使者駕車在路上奔馳。江充遇到後也不管什麼太子、皇子的,一聲令下,便讓人把使者帶同車馬一並扣留了,並且還打算嚴厲治罪。
劉據聽說後是比較擔憂的,於是就去找江充商量,說他管教下人不嚴呀,這是他的錯呀,請江充給個麵子呀……劉據不找江充還好,一找,災難就來了。江充這時候靈機一動,突然覺得這是個博得劉徹信賴的好機會,於是也不理睬劉據的請求,直接就把這件事報告給了劉徹。劉徹一聽,很是高興,他本就認為江充剛正不阿不懼權貴,經此一事,他對江充的信賴果然與日俱增,從此以後江充說什麼,他便信什麼,竟然到了這種地步。
征和元年(前92)的公孫敬聲案結束後,衛子夫的兩個女兒及衛青長子衛伉都被牽連致死,而此時的鉤弋夫人,鉤弋宮宮門已被賜名堯母門,恩寵十分。一向善於揣摩心機的江充,這時候似乎意識到了什麼。
征和二年(前91)的一天,劉徹吃完飯正在小憩,精神恍惚中,突然看到有數千個木頭小人手持棍棒,朝他身上打來。劉徹大叫一聲清醒過來,卻發現原來是在做夢。這個夢是十分可怕的,劉徹這時候已經六十六歲了,年齡越大,就越害怕做噩夢。醒來之後,劉徹總是心有餘悸,不敢再閉上眼睛。
這時候劉徹正好看到江充站在門外,於是便把做噩夢的事與江充說了。江充一聽,心中暗自竊喜,機會終於來了。於是他便對劉徹說,之所以夢到木頭小人,一定是巫蠱作祟,有人在詛咒皇上。
劉徹一聽,頓時大怒,難怪啊,睡得好好的,竟然會夢到木頭小人,原來是有人在詛咒我,哼哼,那可怪不得我了。就這樣,劉徹便派江充去調查,而且還派韓說、章贛等人給江充當助手。如此,一件驚天冤案就開始發生了。
得到劉徹的全權授命後,江充便帶人四處去挖掘,鐵了心要找出巫蠱的證據來。挖掘先是從長安城中挨家挨戶開始的,然後擴大到全國各地,一時之間,因巫蠱之禍而身死者,有數萬人之多。
全國各地風聲鶴唳,怨聲四起,江充、蘇文等人更是沆瀣一氣,借巫蠱禍亂之機打擊同僚,消除異己,其膽子之大、心腸之歹毒,也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