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商品經濟發達的今天,市場上的同類產品數不勝數,要在這些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僅需要優良的質量,更要有很好的營銷策略。
廣東人喜歡“王婆賣瓜”,擅長以廣告的力量來將產品的經銷推上一個高度。他們利用廣告宣傳,大刀闊斧地開拓市場,將其產品推向消費者。
廣東人注重廣告宣傳,他們做廣告的手法多種多樣,其中不乏一些非常有創意的廣泛。最為有力的就是利用“名人效應”來打開產品的市場銷路。
一、廣告,粵商手中的利刃
秉承中國文化傳統,北方人一般不喜歡標榜自己,蔑視“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而是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以致在改革開放初期,北方大多數廠家不看重廣告這種促銷手段。廣東人就不同了,廣東人喜歡冒險,自我表現意識強,因此,廣東人變得越來越敢於“毛遂自薦”,在企業經營中也較早地有了“賣瓜意識”,他們利用廣告的效用,大刀闊斧地開拓市場,將其產品推向消費者。
廣東人重視產品的質量,同時更注重產品的營銷策略。首先,他們舍得將錢花在廣告宣傳的投入上。眾所周知,在商品經濟發達的今天,市場上同類產品數不勝數,而要在這些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不僅需要優良的質量,更需要在營銷中略勝一籌。而廣告宣傳則可以幫助商家實現這一願望。
廣告可以傳遞商業信息並引導消費,它可以讓消費者知道該種產品的存在,知道這種產品與其他產品相比所具有的優越之處。廣告在塑造商品品牌,塑造企業形象方麵都起著重要的功效。
雖然廣東人不是最早運用廣告的人,在20世紀20、30年代,上海的廣告曾令全世界為之側目。但是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商人很快操起廣告這把利器,大肆開拓市場,比曆史上的上海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廣東人做廣告,投入不僅僅是早,而且他們注重高投入。例如全國最著名的演藝圈人士李默然的三九胃泰廣告開創了中國名人廣告的先河。廣東美的集團以100萬元請紅得發紫的國際影星鞏俐為其做商業廣告,國際影星成龍更不遺餘力地向全中國的小朋友們推薦小霸王學習機……這些都以其傑出的效果轟動一時。廣東商人也因此嚐到了廣告的甜頭。
現在,做廣告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廣東商人早就在廣告戰中贏得一桶又一桶金。
其中最為有力的就是利用“名人效應”來打開產品的市場銷路。名人廣告自三九胃泰廣告始。此後,又有汪明荃、沈殿霞等香港明星的商業廣告,向全國的消費者推銷著廣東貨。利用這些名人的“聲望”,廣東商人賺取了很大的利潤。如體操王子李寧將“健力寶”推遍全國,推向海外;影界大腕李連傑也讓步步高DVD家喻戶曉;張曼玉代言的康佳手機也上了國航的飛機……
廣東人把廣告當作手中的一把利刃,利用它來塑造一種消費環境,使人們在生活中接觸這種消費環境就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這種產品。
1994年底,廣州某家酒樓開張,在報上登上一張不大不小的廣告,說是要招聘一位公關經理。盡管企業招聘公關人員的廣告比比皆是,但這個廣告登得特別,它所謂的“公關”經理不問性別年齡,除了外貌端莊外,惟一的條件是需懂5國語言。一家酒樓的公關人員要懂5國語言?一時整個廣州為此議論紛紛,大家都要看看它招到的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結果,一位徐娘半老的越南歸僑應聘就任。這家新開張的酒樓就是通過這一張奇特的招聘廣告在酒樓如林的廣告中一舉成名,不少人上這家酒樓吃飯就是為了驗證一下這位“公關”是否真懂5國語言。
廣東商人的廣告意識由此可見一斑!廣東人做廣告做出了心得體會,做出了名堂。
如今,廣東商人看準了廣告是一種投資,並且是一種投入很小而收益很大的投資,因而更敢下狠手,敢出奇招,但是,廣東商人的廣告做得讓人心服也心虛,有時也存在誇大其辭,名不符實之嫌。
但是,廣東人所承諾的服務,不隻講在宣傳裏,而是言出必行,說到做到。
全國各地對廣東商人的一個普遍的看法就是:商而不奸,服務良好。
廣東人非常重視產品市場的開發,根據顧客的需求不斷推出新的產品種類、銷售方式以及售後服務。他們處處為顧客著想,以顧客利益至上為標準來維護已開發的市場。他們重視產品的市場調查,以便及時發現商機。他們更注重產品的宣傳推廣以及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