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這樣做不是“擺譜”,而是他有著對效率、結果的高標準的要求。
市場隻認效率,公司隻認功勞。企業隻能創造效益,員工隻能拿出成績。承認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具有嚴重的危害性,承認苦勞就承認低效率,就導致企業員工不再積極進取,而是得過且過,這樣企業就沒有任何效益可言,沒有功勞的所謂苦勞隻能是浪費資源。
企業需要的是能夠解決問題、勤奮工作的員工,而不是那些曾經作出過一定貢獻,現在卻跟不上企業發展步伐,自以為可以不幹活的老員工。在一個憑實力說話的年代,講究能者上庸者下,沒有哪個老板願意拿錢去養一些無用的閑人。企業中員工不管多麼辛苦忙碌,如果缺乏效率、沒有結果,那麼一切辛苦皆是白費,一切付出均沒有價值。一切用成功說話,隻有成功,員工的付出才能得到回報。
日產公司近年來獲得了新生,但在2000年,全球汽車市場一片蕭條,日產尼桑公司也陷入了困境。在法國有“營救大師”之稱的卡洛斯·戈恩被公司高層空降了到日產。
在戈恩正式上台的就職演說中,他麵對日產公司的所有股東和員工,麵對眾多的新聞媒體,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承諾——“180”計劃:“1-8-0”這三個數字分別代表了日產將實現的三個目標:截至2004年,全球銷售量增加100萬台;運營利潤率達到8%;汽車事業淨債務為0。該計劃旨在實現日產的持續性、贏利性增長!
戈恩在台上堅定地告訴所有人:“我要實現這三個目標,如果任何一點沒有做到,我就出局!在這三個目標前,我沒有說一個‘假如’:假如有了支持、假如經濟環境良好、假如日元彙率降低……這表明我已經決定,並已經承擔責任,這是我們的承諾!”
戈恩說到做到,扭虧為盈,現在的日產就像變了一家公司!業界為之震驚。有記者問戈恩,為什麼在上台之初就堅定地鎖定目標,不給自己留後路?戈恩回答說:“人們喜歡結果,因為它簡單,誰都能明白,誰都可以去衡量。當我們給了對方一個結果承諾,於是人們對你的態度就會積極起來。”
戈恩說:“你隻有一次機會嚐試,成功了就好,如果不成功你就要辭職,由其他人來接替。從一開情況就很明確,所有的人都知道,要完全參與到這個計劃中,而且所有的經營委員會成員也要參與進來。因為我們不會有第二個計劃。第二個計劃隻能由其他人來做,所以從一開始形勢就很嚴峻。”
當眾宣布要實現三個宏偉目標,不說哪怕一個“假如”,不實現結果就辭職!這就是戈恩成功的關鍵,在於一定要贏的結果心態。
我們應該向戈恩學習,從一開始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實現結果,完全拋棄找借口的心態,樹立“一定要實現”的決心。在結果麵前,必須要有“誌在必得”的決心!
秉持結果心態,告訴自己,隻要做就要做出一個好結果,這就是成為好職員的重要訣竅。
一流員工追求結果,末流員工製造惡果
職場中,結果是檢驗優劣的標準,是證明能力的尺度。一個員工是否優秀,關鍵要看他所創造的結果。一個企業要贏得核心競爭力,要的也是結果,而結果的實現要靠員工的努力來實現。
被媒體稱為打工皇帝的唐駿說:“我們先不要看到他拿到多少,還應該看到他給企業帶來的價值。”從微軟、盛大到新華都,唐駿一次次用結果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2008年4月15日,唐駿正式加盟新華都集團時,陳發樹為其開出了10億元轉會費的天價。和當初加盟盛大時一樣,唐駿再一次遭到了外界的質疑。外界議論紛紛,說唐駿怎麼也不值10個億啊!但唐駿不負眾望,向陳發樹交出了兩張漂亮的成績單。
2008年6月末,中國股市創下16個月的新低,新華都卻對外宣稱收購港澳資訊。在唐駿的帶領下新華都不僅實現了對港澳資訊的控股,還向其注入了全新的管理團隊。2008年7月31如,唐駿參與運作的新華都購物廣場上市,開盤價28.33,首日漲幅達160.92%,換手率達93.26%,並且此前紫金礦業上市首日的漲幅也高達200%,位列新股單日漲幅第一。而這兩個動作都讓陳發樹大喜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