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媽媽就從書店買了一本有關兒童性教育的卡通漫畫書,邊讓小宇看上麵的圖畫邊給他講解男女生殖器官的大致結構。媽媽指著書中的圖,告訴小宇那些器官的正確名稱:“這裏是陰莖,這兒是龜頭以及尿道口,這是包皮,這兒呢,是睾丸。”媽媽還告訴小宇:“包皮裏麵容易形成包皮垢,不清洗幹淨的話就會引起炎症。比如,龜頭發紅、發癢、疼痛等。所以,要經常將包皮完全翻起來,將包皮垢清洗幹淨。”
另外,媽媽還耐心細致地給小宇講了女性生理結構圖,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性知識,這下小宇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此後很少再與同伴聊這些話題了。
例子中,小宇媽媽的做法是非常好的,她在得知兒子在與小夥伴聊男女生殖器官的話題後,並沒有指責或鄙視兒子,而是平靜地看待此事,並借機讓兒子通過圖書了解到了相關知識。通過這種正當、正確的途徑來教育孩子,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3.對孩子進行正確的生理知識教育
關於生理與生殖知識,父母應該用十分淺顯的語言講解給孩子聽,千萬不要搪塞了事。因為許多孩子的生理知識都是從成人的談話中得到的,他聽到的任何信息,即使是錯誤的也會信以為真。因此,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父母應該主動地對孩子進行正確的生理知識教育。
9歲的小澤特別喜歡看《動物世界》。有一次當主持人講到:雨季過去了,又到了交配的季節時,電視上也隨後出現了動物們交配的場景,小澤的心裏掠過一絲異樣的感覺。他禁不住暗想:“‘交配’到底是怎麼回事?動物們為什麼要交配?人類是不是也和他們一樣要交配呢?”
此後的幾天裏,類似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小澤,後來他終於憋不住了,忍不住向媽媽詢問。媽媽告訴小澤,動物也像人類一樣需要生兒育女,所以它們需要交配。媽媽還耐心地向兒子講述了人類生兒育女的過程,這讓小澤了解到了很多相關的知識,他心中的疑團終於解開了。
孩子擁有一顆天真、純潔的心,因此,父母要坦然地麵對他的童言無忌。所以,在單純的孩子麵前,成熟的父母不必尷尬,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認真麵對,一些難以啟齒的問題其實並沒有成人想象的那樣複雜。
父親應當多陪男孩說說話
家庭教育中,父母都是養育孩子的重要成員。爸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絕大多數的父親隻是擔當著養家的重任,由於自己的工作繁忙,往往不能長時間地陪伴孩子。雖然作為父親也非常想陪著自己的孩子,但是為了事業,卻不得不在外奮鬥、打拚。這就導致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媽媽總是圍繞在孩子的周圍,這種教育環境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對男孩來講更是如此。
斌斌發現,最近一段時間爸爸總是特別忙,經常是早出晚歸,有時候甚至一連好幾天都見不到爸爸的影子。
斌斌經常和同在一個小區住的比他大一歲半的小哥哥一起玩,因為斌斌比較調皮活潑,而小哥哥呢,比較內向靦腆。每次出去玩的時候,都是媽媽一個人帶著斌斌去,而小哥哥呢,都是由他的爸爸和媽媽一起帶著。斌斌也非常渴望讓爸爸媽媽一起陪著出去玩。斌斌和小哥哥認識都半年多了,但是,小哥哥還沒見過斌斌的爸爸呢。
斌斌覺得,少了爸爸,家裏就沒有了熱鬧、歡快的氣氛。他不明白:難道在爸爸的眼裏工作比什麼都重要嗎?難道爸爸不知道我和媽媽都很需要他嗎?
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這樣的問題,這應當引起各位父親的高度重視。其實,父親多陪陪兒子,對兒子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性別特征上來看,父親具有獨立、勇敢、自信、寬容、堅毅等性格,父親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當中,這些性格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促進男孩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健全的人格特征,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以及學習興趣的培養。在教育方式上,父親會更加理性,更加注重啟發式、自主式。從家庭和社會發展的角度思考,父親多陪伴孩子,有利於減輕母親的家庭負擔,利用休息的空間和時間,母親可以養精蓄銳,以更好的精神狀態來經營溫暖的家庭。父親也可以趁著和孩子交流的機會,來放鬆自己緊張的情緒,緩解工作造成的壓力,這樣非常有利於加強家庭教育,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父親一定要重視並好好地陪伴孩子,這樣的家庭必定是健康、和諧、幸福、美滿的。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具體而言父親應當怎樣做呢?
1.利用閑暇時間,多和兒子溝通
一個人再忙,也能擠得出時間。我們每個人都說自己很忙,擠不出一點時間,然而事實上我們並非24小時都在工作。每天工作之餘,比如飯前、飯後、睡覺之前都可以擠出一些時間,在這些間隙裏完全可以和兒子說上幾句話,了解一下他各方麵的情況。
康康今年10歲,爸爸經常在飯桌上和他談天說地。
爸爸明白,對於康康來說,他的成長遠比他的成績更重要。所以,扮演著領航者身份的爸爸在和康康聊天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多關心兒子的成長,少檢查他的成績。爸爸經常跟康康談一些他的同學、朋友的情況,對於康康的成績,爸爸從來沒有主動、刻意地追問過,都是康康自己說出來。假如康康的成績好,爸爸就會給予鼓勵,假如成績不理想,爸爸就會適當地予以安慰和支持。
爸爸還經常給康康講一些適合他年齡段的新聞和趣事,然後和康康一起討論,讓康康發表自己的看法。就這樣,飯桌成了一個信息交流的小平台,讓康康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
魯迅先生說:“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你努力去擠,總還是有的。”據此,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我們不願努力去擠罷了。為了孩子的成長和未來,每位父親都應當努力去擠時間,多陪陪孩子。就像例子中康康的父親那樣,有效利用飯桌上的時間,也可以與孩子進行一番有效溝通。當然,吃飯的時候盡量少和孩子說話,要把溝通時間放在飯前、飯後。
2.教孩子勇敢,把男子漢氣質傳遞給孩子
由於社會和家庭的原因,現在有很多男孩長大後明顯缺乏男子漢氣質。比如,一些男孩打扮女性化、說話輕聲細語、行為扭扭捏捏,做事缺乏勇氣、毅力、魄力,有戀母情節等。試想,這樣的人走向社會後,他怎麼能承擔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呢?而又有哪個女孩願意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給這樣的男人呢?
男孩就應該像個男孩樣,男孩就應該具備男子漢的氣質。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從小就缺乏父愛,另一些孩子由於父母離婚一直跟隨母親生活。這樣的男孩長大以後,大多缺乏男子漢氣概,言行舉止容易女性化,這對他以後的人生道路影響很大。所以,作為父親一定要多陪孩子,一定要把自身的男子漢氣質傳給他,這是給孩子的最寶貴財富。
小雷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個子比同齡的孩子矮一些,身體也比較瘦弱,為此在學校經常受欺負。剛開始時他不敢跟父親和老師說,一直忍著,後來忍不下去了才把此事告訴了父親。
最初,父親找到了那幾個欺負小雷的孩子的老師,老師也批評了他們。可是時間不長,那幾個孩子又開始欺負小雷了,而且還變本加厲,威脅小雷不能告訴老師。小雷又把此事告訴了父親,父親意識到兒子的性格太懦弱了,所以才招致人欺負。於是父親教育小雷:出現問題,要勇敢麵對;不要主動找事,但如果別人欺負你,一定要和他抗爭到底。父親還教給小雷,遇到困難時,要握起拳頭給自己鼓勁兒。小雷聽後似乎心中充滿了勇氣。
當那幾個孩子再次欺負小雷時,小雷握緊拳頭反抗,並且大聲喊叫震懾對方,最後那幾個孩子竟然被他嚇跑了。從此以後,他們再也沒敢欺負過小雷。
美國家庭教育權威專家杜布森告訴我們:孩子的情感形成與孩子對於父親的依賴方式之間有著重要聯係。相對而言,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更容易從父親身上獲得勇氣和力量,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力是母親無法替代的。所以,請父親伸出你的手,在你的孩子成年之前,疼愛他、幫助他、管教他、引導他,讓他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3.做孩子一生的偶像和榜樣
盡管孩子從小就離不開媽媽溫暖的懷抱,但孩子天生就喜歡以父親做榜樣,無論父親的言行是對的還是錯的,他的一言一行都會深深地影響到孩子。
當然,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他所需要的榜樣內容是不斷變化的。小時候他喜歡模仿父親的一言一行,希望自己能長得和父親一樣強壯、高大;長大後他喜歡聆聽父親的教誨,希望能像父親一樣堅韌、睿智、豁達……
總之,做好孩子一生的榜樣,是每一位父親的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