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每位父母都是男孩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師(2 / 3)

有一次,昌昌感冒生病了,媽媽就帶他去醫院看病。這時,昌昌想到媽媽之前跟他說過,自己就是從醫院裏撿到的。於是,昌昌嚷嚷著要媽媽給他撿個小孩子回家。媽媽就哄騙昌昌等他病好了再來撿。昌昌趁媽媽不注意,跑到醫院的走廊裏,希望自己能撿個小孩子回家。可是,令昌昌失望的是,居然沒有一個小孩子是躺在走廊裏沒人要的。

媽媽好不容易找到了昌昌,拉著他去看醫生。昌昌顧不上看病,他很困惑地問媽媽:“我怎麼沒撿到小孩子呢?”媽媽哭笑不得,對昌昌說:“哎呀,小孩子不是撿來的,是生出來的。”昌昌更加疑惑了:“那是怎麼生的呢?”媽媽告訴昌昌是從肚臍裏出來的。昌昌也摳摳自己的肚臍,但是,不行啊,那裏麵根本沒有小孩子。媽媽看見昌昌這一係列的動作,嗬嗬地笑了起來,隨後就轉移了昌昌的注意力:“快點走了,去看醫生,把病看好就不再難受了。”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對“生孩子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過程”而產生好奇心,麵對兒子的提問,昌昌的媽媽含糊其辭地進行解答,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其實,即使父母不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他也能夠從許多渠道獲得與性有關的信息。與其這樣,還不如由父母親自與孩子談性知識,以及時糾正孩子道聽途說而來的一些謬論。假如父母從來沒有跟孩子談過性方麵的問題,那麼就從現在開始著手準備吧。假如孩子沒有向父母提問過有關性方麵的問題,父母完全可以創造機會主動跟他談。比如,當某位親朋好友懷孕時,父母可以借此跟孩子說:“你有沒有發現隔壁李阿姨的肚子越來越大了?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她的肚子裏麵有了一個小寶寶……”父母將話題一扯開,相信孩子就會將堆積在自己心裏的疑問一並提出。如此一來,父母就很容易地找到了與孩子談有關於性知識的機會了。

性問題對孩子來說不可避免,對他而言越早知道越好。調查發現,有一半以上的父母不知道應該如何直接麵對孩子關於性的敏感問題。那麼,究竟應該如何和孩子談“性”呢?

1.以健康的心態傳授給男孩健康的性觀念

在我國傳統的文化當中,父母跟孩子談性似乎是一種既羞澀又艱難的事情,而如何對孩子談性,更是許多父母相當撓頭的一件事,很難從個人經驗中找到合適的方法。因此,一般情況下父母都放棄了,任由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去摸索探究。

然而,假如孩子在摸索過程當中發生了不當的性行為,那麼就會給社會和個人造成極大的傷害和影響。怎麼樣避免這種傷害和影響呢?最正確、直接的方法就是幫助孩子建立起健康的性觀念。作為父母,要教育男孩將“性”和“愛”這樣正確的價值觀念聯係在一起,從而使孩子對性負責任,就是父母給予男孩最寶貴的一筆人生財富。

7歲的曉理和大多數孩子一樣,總會提出一些令媽媽尷尬的問題,比如“我是媽媽怎樣生出來的?”“爸爸都那麼大了為什麼還和媽媽一起睡?”尤其是在看到一些“少兒不宜”的畫麵和曖昧的鏡頭時,媽媽都感覺不好意思,不知道怎樣給曉理解釋才好。但是,媽媽轉念一想,與其讓曉理自己懵懂地去理解,倒不如入情入理地去引導他。

於是,在曉理又一次對某些問題產生疑問時,媽媽拿出來了一本有關於兒童早期性教育的圖書,告訴曉理:“所有的人都需要愛,爸爸媽媽彼此就非常相愛。愛一個人就要有所表示。可以相互親吻、擁抱。特別相愛的男人和女人之間有一種特別親密的擁抱,可以讓女人的肚子裏產生小娃娃。媽媽手裏的這本書,就是介紹小孩子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在媽媽的肚子裏麵長大的,喏,還有可愛的圖片呢,想看嗎?”

曉理將書捧在手裏,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看完後,曉理明白了,他再也沒有問過媽媽類似的問題。

上述案例中曉理媽媽的做法很正確,她通過兒童早期性教育的書籍,不僅含蓄地讓孩子了解了一直令孩子困惑不已的難題,而且合適的書籍能夠補充和提高父母的認知能力和教育水平。因此,曉理媽媽的方法值得每位父母學習。

2.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和孩子談性

和孩子談性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首先,要注意保持一顆平常心,讓孩子感覺性並不是特殊存在的。其次,父母要把握好談論的時機,不要在孩子沒有興趣時強行灌輸。再次,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該進行不同的性教育。另外,在與孩子談性時,還要讓他知道,性是和害羞聯係在一起的,因此不能在公共場合公然大談關於性的問題。當然,也要避免讓孩子誤以為性是下流、肮髒、醜惡的東西。

源源馬上就要9歲了,關於他是怎麼樣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問題早就問過了。媽媽對此的回答是:“從媽媽的肚子裏生出來的。”

開始時,源源對這個答案很滿意,可是後來,他又問:“那爸爸能做什麼呢?爸爸也能生小孩子嗎?”應該怎樣回答源源這個問題呢?媽媽想了想,把源源帶到書房,打開了一個正規的兒童早期性教育網站。在圖文並茂的講解下,源源知道了:男人產生精子,女人產生卵子,當精子和卵子相遇後,就能夠培育出胚胎,胚胎就像是一粒種子,在母親的肚子裏麵一點點長大,長到十個月大的時候,就會生出小孩子了……

源源非常認真地聽著,看著。突然,他說:“哦,我知道了。可是,精子和卵子是怎麼相遇的呢?”這一句話又把媽媽給問住了,然而,媽媽是很聰明的,她靈機一動,告訴源源:“關於這個問題,等你長大了,自然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啦!”

由此可見,和孩子談性,一定要點到為止,做到位即可,對於孩子不能夠理解的概念,根本沒有必要跟他解釋那麼多。重要的是,父母不要錯過和孩子談論關於“性”的最佳時機。

3.用一顆純潔的心,大大方方和孩子談性

絕大多數的父母不能直接麵對孩子關於青春期的敏感問題。其實,孩子有想知道的欲望,父母可以適時地向他講解一下男女兩性在生理結構和功能上的差異,消除男孩對異性的神秘感。當然,父母首先要做到坦然,並要選對合適的時機,盡量明明白白地講,不要藏著掩著,最好在沒有旁人的時候講會更好一些。至於談到什麼程度和尺度,就要根據孩子的年齡而定,而且,對男孩進行性教育時既要如實相告,又要把一些具體的細節很自然地留到男孩的未來生活中去了解。

讓男孩懂得必要的生理知識

據有關資料顯示,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與幾十年前相比,男孩的遺精提前了兩到三年,女孩的月經初潮提前了一到兩年。這表明,孩子的生理發育日趨提前,而與之相反的是生理知識的匱乏。一般來說,男孩隻要出現了第一次遺精,就證明男孩進入了青春期。大概在13~15歲,這種現象可能會導致有些男孩害怕,可能會出現很多的迷惑。許多男孩對性知識一知半解,可是處在發育期的男孩更容易對性產生好奇心,表現出對性問題的關心。因此,父母有必要教給孩子一定的生理知識,還要密切關注他的生理與心理變化,及時正確引導,做好孩子的護航燈。

與此同時,父母要對男孩特別強調一下關於睾丸的保護,因為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會使男孩健康地成長為一個男子漢,睾丸產生的精子會使男孩能夠做父親。需要讓男孩注意的是,在平時的體育活動以及玩耍打鬧時,不可故意傷害其他男孩的生殖器官,也要讓孩子保護好自己的生殖器官。

在教給孩子必要的生理知識時,父母不要覺得尷尬,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教育孩子,孩子才會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這些問題,對待自己或他人身體出現的變化。

父母不妨通過下麵幾種方法來教給男孩一些必要的生理知識。

1.幫助孩子認識男女身體的不同

孩子在發現男性和女性的身體有不同之處以後,就會反複地進行觀察和比較。假如由於各種條件的限製,致使男孩沒有機會實現這項活動,那麼他有可能會尋找父母換衣服、睡覺或者洗澡的時候故意闖入。如此一來,會讓男孩認為了解身體隻能偷偷摸摸、不能光明正大地進行。因此,父母應該盡量滿足男孩的要求,坦然允許男孩對成年人的身體進行觀察。

2.教孩子認識男女的生殖器官

在孩子問起有關生殖器官的問題時,父母不必緊張尷尬,因為在孩子的內心,這和普通的問題一樣,與荒淫沒有絲毫的關係。比如,當孩子指著生殖器官問“這是什麼”時,他就像是在指著耳朵問“這是什麼”一樣。父母也要像回答孩子“這是耳朵”一樣,平靜地告訴他“這是生殖器官”。假如孩子不再繼續追問,說明他隻是想知道這個器官的名稱,父母就沒有必要再解釋了。假如孩子繼續追問:“那它是幹什麼用的?”父母可以明確地告訴他:“長大以後做爸爸媽媽時生孩子用的。”

對於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父母可以給他買一些有關的科普讀物,大大方方地教他認識男女的性器官,以滿足他的好奇心,並正確地對他進行性教育。

10歲的小宇最近一段時間突然對男女的生殖器官來了興趣。有一次他和他的小夥伴關在自己的房間裏偷偷地聊這個話題,還不時傳來一陣陣詭秘的笑聲。他們聊的話題剛好被下班回家的媽媽聽到了,媽媽感覺到很詫異,但同時也意識到應該對孩子加強這方麵的教育了。那位小夥伴走後,媽媽詢問了此事,小宇對此很羞愧,但媽媽並沒有指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