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媽媽就利用睡前給他講故事的機會,與兒子對某一則故事進行探討,有的時候還會讓兒子複述一下故事的內容。剛開始的時候,兒子總是講不好,但是在媽媽的鼓勵下,他說得越來越好了。楚嚴還經常給自己的小同學講一些好聽的故事,同學們經常誇獎他的故事講得很生動,很有趣,還叫他“故事大王”,他非常高興。慢慢地,他變得越來越自信了,還經常去參加講故事比賽,而且還經常得獎呢!
楚嚴以前很不愛說話,在媽媽的幫助下,他的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強了,他也得到了同學們的誇獎。在這個過程中,他變得愛說愛笑了,也慢慢地形成了開朗活潑的性格。
一個開朗的孩子,在生活中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得到眾人的讚賞。他在生活中總是會洋溢著天真爛漫的笑容,總是會讓人感覺很舒服。所以父母一定要努力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這樣孩子才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他才會擁有一個更精彩的人生。
自信推動男孩不斷成功
自信是推動孩子不斷取得成功的一種重要品質。自信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隻有擁有自信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他才會暗暗地給自己加油鼓勁,才會從內心裏相信自己能夠戰勝困難。
縱觀古今,哪一個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物不是具備強烈的自信心呢?孩子隻要擁有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取得成功,那麼他將來才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成為社會的精英,那麼就要從現在開始,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開始努力培養孩子的自信,這樣孩子的自信才能夠一點一滴地被激發出來。當孩子擁有自信的時候,他就會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很多父母在培養孩子自信的教育方式上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有的父母總是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看到這裏,有的父母就要提出質疑了:“我們都想讓孩子變得更有自信,怎麼會打擊他的自信呢?”父母打擊孩子自信的行為表現在他生活中的很多方麵,比如,孩子非常用心地畫了一幅畫,滿心歡喜地拿給媽媽看,媽媽卻說:“這是畫的什麼呀,亂七八糟的。”這就是在打擊孩子的自信。因為孩子的自信心是很脆弱的,如果在他年齡很小的時候,他就經常受到打擊的話,那他就很難再成長為一個自信的人了。如果孩子把畫拿給媽媽看的時候,媽媽能夠簡單地誇獎孩子一句:“真不錯。”那將會產生另外一種效果,也許這個孩子將來就會成為一名優秀的畫家,這是絕對有可能發生的。
一個缺乏自信的孩子,他在做事情之前,首先會對自己說的就是:“我不行。”那麼他怎麼能夠取得成功呢?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誰還會相信他呢?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這樣的孩子,那麼父母就要努力培養孩子的自信,這樣他才會在自己的生活以及學習中表現得更加優秀。等他將來進入社會以後,他同樣會表現得更出色,他也一定會成為父母的驕傲的!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激發和培養孩子的自信呢?
1.要給孩子提供一些激發自信的機會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擁有自信的潛質,但是這些潛質需要父母的合理激發和培養,這樣孩子才能夠成為一個擁有自信的人。父母要多給孩子提供一些鍛煉的機會,開發孩子自信的潛質。
趙亮是一個5歲的小男孩,他長得非常可愛,大家都很喜歡他。可是他在生活中卻是一個缺乏自信的男孩,所以媽媽平時總是很注重培養他的自信。
有一次,媽媽帶趙亮去公園玩。公園裏麵有一個供人鍛煉的爬梯,呈弧形,中間高,兩邊低。媽媽想讓兒子去試試,就對兒子說:“你去爬爬那個梯子吧!”兒子順著媽媽手指的方向看過去,他說:“我爬不上去,太高了。”媽媽笑著說:“你肯定能爬上去,媽媽相信你。”兒子又說:“可是我要是掉下來怎麼辦呢?”媽媽說:“你不會掉下來的,因為你能穩穩地爬過去。兒子,你要相信自己。”兒子站在那裏思考了一會兒,他拉著媽媽來到了梯子旁邊,他用手抓住了第一個橫杠上,他看了看媽媽,媽媽說:“媽媽相信你是可以的。”
於是,趙亮就開始慢慢地爬了起來。當他爬到最高處的時候,媽媽看到兒子的腿在微微地顫抖,媽媽就在下麵鼓勵兒子:“兒子,相信自己,穩穩地爬過去吧!”兒子聽到媽媽的鼓勵,就又開始慢慢地往前爬,最後兒子真的順利地爬過去了。
等兒子下來以後,媽媽笑著說:“兒子,你真棒,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爬過去。”兒子臉上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媽媽通過對兒子的鍛煉,使兒子在這個過程中變得越來越有自信了。所以父母一定要多給孩子提供一些鍛煉的機會,這樣孩子自信的潛質就能更好地被發掘出來。
2.在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表揚他
孩子在取得進步或是自己完成了一件事情的時候,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誇獎和表揚。父母一定要學會配合孩子的這種心理需求,在適當的時候滿足他,這也是培養孩子自信的一個重要方麵。
方宇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可是他以前從來沒有自己收拾過房間,每次都是媽媽來替他收拾。
在一個周日的早上,媽媽洗漱完畢後,就開始準備全家人的早餐,等早餐準備好了以後,方宇還沒有從房間裏走出來。媽媽就喊:“兒子,快起床吃早飯了。”這時候,兒子突然從房間裏跑了出來,他拉著媽媽說:“媽媽,你快過來看。”媽媽有點兒納悶,原來他早就起來了,他在房間裏幹什麼呢?於是,媽媽跟著兒子來到了他的房間。當兒子打開房門的時候,媽媽發現兒子的房間變得整潔了很多,以前擺放得比較零亂的東西,現在都歸位了。還沒等媽媽開口說話,兒子就說:“媽媽,這都是我自己收拾的,我的房間幹淨嗎?”媽媽說:“這是你自己收拾的房間嗎?”兒子說:“嗯,老師說我們已經長大了,應該自己收拾房間了。”媽媽看著兒子,笑著說:“兒子,你收拾得真好,以後繼續努力啊!”
兒子聽到媽媽的表揚後,非常高興,笑著對媽媽說:“我以後一定會收拾得更好的。”
媽媽多給兒子一些肯定的話,這樣兒子的自信心就會變得越來越強,相信方宇以後一定會把房間收拾得更幹淨,他也會有能力把自己的人生打理得更完美。
3.在孩子失落的時候鼓勵他
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也就是他自信心最脆弱的時候。在這個時候,父母一定不要雪上加霜,要學會給孩子雪中送炭,一定要用自己對孩子的鼓勵和肯定,來幫助他恢複或增強自信心。
梁濤前兩天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小學生演講比賽。由於他第一次參加這種比賽,因此比賽的時候有些緊張,演講到一半的時候,居然忘記了演講的內容。比賽結束之後,梁濤一直無法從這次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
這天下午,爸爸故意問兒子:“兒子,怎麼了,看起來不太高興啊!”兒子說:“還不是那次演講比賽的事情嗎?我現在都有點兒自卑了。”爸爸笑著說:“就是因為演講的時候忘了內容,就自卑嗎?”兒子低著頭說:“我覺得同學們一定都在心裏嘲笑我,以後我再也不參加這種比賽了。”爸爸認真地說:“兒子,你怎麼會這麼想呢?同學們都會為你感到驕傲的,我也為你感到驕傲。”兒子有點兒不解地問爸爸:“我在演講的時候都忘詞了,你們為什麼會為我感到驕傲呢?”爸爸笑著說:“當然了,因為對於任何比賽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參與的精神,你敢於挑戰自己,敢於參與,你在同學們和爸爸的心中就是最棒的。”兒子聽完爸爸的話後,自己認真地想了想,過了一會兒,他對爸爸說:“爸爸,我知道了,以後我還會繼續參加比賽的,我一定會做得更好!”爸爸高興地說:“兒子,爸爸永遠支持你!”
當梁濤在演講比賽中遭遇到失敗的時候,爸爸從另一個角度鼓勵了兒子,讓兒子認識到自己值得驕傲的地方,爸爸用自己的方式讓兒子重新燃起了心中的那份自信。相信梁濤以後不僅會在演講比賽中做得更好,他也會在各方麵都表現得更有自信。
一個擁有自信的孩子,就會擁有一種必勝的信念。他才能以一種昂揚的姿態,不斷戰勝生活中的各種困難,不斷取得人生中的一個又一個成就。
男孩的自尊也要注意維護
自尊是推動一個人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的重要動力。自尊心對於孩子來說尤為重要,當孩子擁有很強的自尊心的時候,他就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努力做到更好。
自尊心是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精神支柱,一個擁有自尊的孩子,才會懂得尊重別人,他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才會更容易取得成功。
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的年齡還小,他不會擁有很強烈的自尊心,所以很多父母在生活中總是不太注意維護孩子的自尊。如果父母經常這樣做的話,那麼孩子的自尊就會受到極大的傷害。
黎陽已經上小學2年級了,他的學習成績一直都非常優秀。可是最近一段時間,他的學習成績卻呈現了直線下滑的趨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請大家看一看下麵的故事吧:
有一天早上,黎陽和媽媽一起上街了。他們在路上遇見了王奶奶,王奶奶笑著對黎陽的媽媽說:“黎陽這孩子真聰明,每次考試都能給你拿一個大獎狀回家!”媽媽雖然心裏很高興,但是嘴上卻說:“王奶奶過獎了,他聰明什麼呀?再聰明也沒有隔壁家的亮亮聰明,人家每次都考第一名。”說完就領著黎陽繼續往前走。黎陽認為媽媽說的話是認真的,心裏非常難受。
當別人誇獎自己孩子的時候,其實媽媽心裏是非常高興的,可是媽媽卻表現得表裏不一,嘴上說的卻跟心裏想的相反。在媽媽的心裏會認為這是別人誇獎兒子時自己的一種謙虛的表現,她並沒有想過這樣會傷害到兒子的自尊心。但是這在兒子的心裏卻會產生一種錯覺:自己在媽媽的心裏並不聰明,總是不如隔壁的亮亮。這種情況下,兒子的自尊心就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他慢慢地變得不愛學習了,越來越消極。所以黎陽的成績出現下滑的趨勢也就不足為怪了。
孩子總是非常看重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如果父母總是像黎陽的媽媽一樣說一些“謙虛的話”,那樣會無形中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原來這麼差,他那份稚嫩的自尊是很難經受住這種考驗的。
作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有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如果孩子表現好,那就是好;如果表現不好,父母也不要在別人麵前一直誇獎他。如果孩子聽到的話總是與自己的實際不符合,那麼他的自尊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自尊作為人的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是可以在後天的生活環境中不斷得到培養和提高的。父母一定要注意培養和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因為孩子現在的年齡還比較小,他的心理各方麵發育還不完善,所以他的自尊是很容易受到打擊的。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自尊心強,將來能夠在社會中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那麼父母就要不斷為自己的美好願望付出艱辛的努力,這樣美夢才能成真。
那麼父母平時應該怎樣培養和維護孩子的自尊呢?
1.讓孩子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
孩子能否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與孩子自尊心的強弱有著重要的關係。如果父母能夠引導孩子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那麼他就會擁有更強烈的自尊。
李偉已經上小學3年級了,可是他的數學成績一直都不太好。
有一天晚上,他在房間裏做數學作業的時候,突然間哭了起來。媽媽聽到兒子的哭聲,趕緊跑過來問兒子:“你怎麼了,出什麼事了?”兒子哭著說:“媽媽,我為什麼這麼笨呢?數學題總是做不出來。”媽媽撫摸著兒子的頭說:“沒有啊,你在媽媽的心裏永遠都是最棒的。你要想學好數學,可能還要花費更長的時間,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你不要說自己笨,你自己應該學會認可自己。你可以多跟老師和同學交流,也許就會發現更好的學習數學的方法了。”兒子問媽媽:“媽媽,我真的不笨嗎?我在你的心裏是最棒的嗎?”媽媽認真地說:“當然了,媽媽不會騙你的!”兒子突然破涕為笑地對媽媽說:“媽媽,我知道了,我不應該說自己笨,我要相信自己,我以後一定會努力的,我相信我會把數學學好的。”
後來,李偉再也沒有說過自己笨,通過自己的努力,現在他的數學成績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李偉媽媽的做法非常值得各位父母去學習,當你們的孩子不能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的時候,你們一定要鼓勵他,告訴他,他在你們心中的位置,這樣他的自尊就會慢慢地得到提高。如果孩子能夠做到自己尊重自己,那麼他也會去尊重別人,別人同樣也會尊重他。這樣的孩子無論是在現在,還是將來進入社會,都會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2.批評孩子要講究一定的技巧
孩子的年齡還小,免不了會犯一些錯誤。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講究合適的方式方法,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自尊。
王昊的媽媽對爸爸說:“兒子前兩天跟小夥伴一起偷了一家商店裏的錢,派出所的人今天早上找我談話了,罰咱家賠100元錢。”爸爸聽到後非常氣憤,想動手打兒子一頓,可是他又覺得這樣做不妥當,爸爸說:“兒子現在才10歲,我還是找個機會跟他談談這個問題吧!”媽媽說:“那你談的時候,要掌握好度,別太輕,輕了不管用;也別批評得太狠,那樣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