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人口規模按10000人考慮。
中小學在現在的基礎上對其功能進行合理置換,以保證用地麵積與城鎮規模相匹配。原小學用地置換為幼兒園用地,原中學用地置換為小學用地,並在“母龜山”以東規劃中學用地與洗布河水係相鄰近,創造優美的校園環境。
②工業用地。
在清源樓西側布置一類工業用地,以滿足古鎮旅遊經濟活動中手工業製作的需要,並盡量減少其對周圍用地的影響。它與古鎮之間由寬度超過100的綠化隔離帶進行隔離。
③公共設施用地。
行政辦公用地:現鎮政府位於古鎮內,對古鎮保護規劃產生了較大影響,因此將其辦公用地遷至古鎮東北角門前規劃一廣場,道路寬敞,用地充足,環境優美,辦公環境較好,並與文教科研用地相結合。
商業金融業用地:現商業金融用地主要分布在響水街兩側,規劃商業中心位於主幹道南北兩偵,主要經營較高檔的百貨,避開了對西側的過境道路的影響,使得過境交通通暢。
現市場位於城鎮入口處,在古鎮以西,空間布置不規整,設施簡陋,並與古鎮風貌極不協調。規劃中將這塊區域進行重新整改,麵積適當加大,風貌進行協調,既建成為豐盛鎮門戶形象,又體現出較好的市場貿易功能,滿足周邊地區人群商品貿易的需要。
醫療衛生用地:現狀鎮衛生院占地麵積14102,除服務本鎮居民以外,還負擔周邊城鎮部分居民的就醫需求。為支撐城鎮發展和適應不斷增長的就醫需求,醫療衛生用地規模亟須擴大。規劃在行政辦公用地以北擴建醫院一所,為居民提供日常醫療服務。
文化娛樂用地:鎮區內現有的娛樂場所以錄像廳為主,其他設施較為缺乏。應加強文化娛樂設施建設,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生活需求營造健康、濃厚的文化氛圍。
在鎮區配建娛樂健康中心之類的娛樂場所,作為平日寸休閑及舉力、文娛活動的場所。
為豐富青少年的課餘生活,增力口場鎮的教育設施,更多地吸引周邊的青少年到場鎮上來就讀,在中學的北部規劃了一片青少年活動中心用地。
④倉儲用地。
倉儲用地主要是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完善城鎮功能,在清源樓南側交通方便地段規劃安排一定規模的倉儲用地。它為周邊市場貿易服務,進行臨時性的倉儲,並為古鎮手工業製作提供原
土地使用控製。
本規劃用地性質劃分至4、類為便於土地開發及規劃管理土地建設開發最小單位一般以道路紅線所圍合的用地為基本地塊。土地開發應嚴格按照地塊控製指標體係控製其控製指標分為規定性和指導性兩類。前者是必須執行的,後者是參照執行的。
①用地性質。
按國家標準《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班137—90執行,各類用地不宜互換,嚴格控製公共設施用地(特別是非盈利性公共設施用地)、道路廣場用地、市政公用設施用地、對外交通用地和綠地不得任意改變其用途。對有條件可互換的用地,應申請征得。
相關管理部門的同意後方可改變。
②建築密度。
建築密度指地塊內所有建築基底總麵積與用地麵積的比值,用百分數表示。規劃建築密度為開發強度上限控製標準。
③容積率。
容積率指地塊內建築總麵積與用地麵積的比值。規劃容積率為開發上限控製指標。
④綠地率。
綠地率指地塊內各類綠化用地麵積與該地塊麵積的比值,用百分數表示。規劃綠地率為開發下限指標。
規劃區內所有建築物、構築物改建、擴建和新建後,絕對高度、建築密度和容積率均不得超過分圖圖則中所規定的指標。
⑤禁止開口路段。
禁止開口路段指對地塊機動車道與外圍道路相交的出入口位置的控製其確定主要考慮減少對外圍交通幹道的幹擾,並合理組織引導地塊內部交通。
道路重要地段、坡陡急彎處、濱水以及道路交叉口半徑的切點向城市主幹道(寬道路)方向延伸70,向城市次幹道(口寬道路)方向延申50,為禁止機動車開口路段。
⑥停車泊位。
⑦非盈利性公共設施。
市政設施、公園等用地嚴禁改變其使用性質。
⑧建築限高。
⑨配套公共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