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3 / 3)

企業要快速成長,需要快速有效的管理變革。一靠創新。創新是企業發展、手段深化的前提,速度是創新的保障,創新能夠發現新的利潤增長點,認清企業前進的方向和思路。二靠精簡機構,裁汰冗員。因為機構臃腫,人浮於事,必然導致效率低下,動作緩慢,行動落後,管理成本和機會成本上升,還會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內耗,影響整體員工的士氣。三靠簡化製度和程序。給員工放權,釋放員工的工作熱情、智慧和自信心,提高員工工作的自主性和獨立意識。四靠行動,貴於執行。詹姆斯·C·科林斯在其名著《基業常青》中總結出優秀公司的一種最重要的素質就是偏愛於行動,“試一試,而且要快”,要“敏於行而訥於言”。不管怎樣結果,有所為總比無所為強。即使失敗了,起碼也有實驗的價值。在海爾,到處可見一條醒目的標語“迅速反應,立即行動”。實際上,快速行動,成功的概率要遠遠高於失敗的概率。找準方向、理清思路、卸下包袱、快速反應、輕裝上陣、迅速行動。這就是企業成功的最簡單而又顛撲不破的真理。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真理其實很普通,每個人的理解卻各不相同,放在行動上更是千差萬別,這就造成多彩企業存亡興衰之道。

四、捕捉信息情報的有效手段

所謂信息情報手段,是指關於企業的競爭環境,競爭對手和競爭策略的情報,信息,是國際上公認的繼資金、技術、人才之後,企業的第四大生產要素。情報信息應確定三個因素:一是企業的主要利潤來源;二是企業的新產品、新技術的來源;三是企業麵臨的最大威脅的挑戰。

競爭情報信息人員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競爭情報體係負責人、競爭情報收集人員和競爭情報分析人員,三者所負責工作各有側重,要求也不相同。

在企業競爭情報體係的工作流程中,信息收集和分析是核心,同時工作量也比較大,特別對於在人工收集信息的時代而言,是一個繁雜工程,隨著互聯網應用,信息收集變化異常快捷。海爾的信息情報手段予以充分說明。

海爾公司以前收集信息,準備企業競爭情報工作的一般流程是:人工上網搜索,定期剪報,然後將這些情報素材進行人工分類、整理、分析,形成滿足各個部門需求的競爭情報報告。這種情報處理流程不僅收集的情報零散,缺乏係統性,而且情報不易統一存儲,情報的實時性也較差。“情報人員80%的時間都花在了情報的收集、分類、整理等前期工作上,而最終由人做判斷、分析信息得出結果的後期過程隻有20%。”海爾研究院研發部信息科競爭情報係統負責人王瑞峰說,“這種情形下我們收集商業情報的效果可想而知。”

現在,海爾將計算機係統應用於競爭情報的工作中,將收集情報等前期的工作由計算機係統來做,收集、整理歸類情報大大簡化,所需時間隻占到總的情報處理時間的20%,情報人員可以節省出剩下80%的時間來進行判斷和分析,對情報的分析處理和情報產品的製作工作。在3個月內,海爾使用計算機係統的彙聚,可獲得4000餘條有用情報,這在古代或近代都是無法想象的,而這是在對20多萬條信息條目處理後產生的。因為每處理100條信息,才能獲得1~2條有價值的信息。因此利用計算機互聯網係統的功效之高,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