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要想讓一個辦事過分關注細節的人能改正忽略大局、過於計較細枝末節的毛病,我們可以這樣說:“我知道你辦事一向認真周到,凡是交給你的事,我們都很放心。但如果你能從整體上把握辦事的方法和方向,你的工作會更出色。”
那麼,怎樣才能避免批評帶來的不好後果呢?
(4)不在公共場所批評員工。
一個領導者,在第三者麵前批評某個員工的行為,是絕對不可原諒的。用這種方法批評員工,不僅打擊員工士氣,還會使員工頑強反抗。而在公共場所巧妙地暗示對方注意自己的錯誤,他則會真誠地改正錯誤。
華納梅克每天都會到他的費城大商店去巡視一遍。一次,他看見一名顧客站在台前等待,沒一個人接待她。那些售貨員都在櫃台後的另一頭擠成一堆,又說又笑。華納梅克沒說一句話,而是默默站到櫃台後麵,親自招呼那位女顧客,然後把貨品交給售貨員包裝,接著他就走開了。這件事讓售貨員感觸頗深,他們隨即改正了服務態度。
若要不惹火人而改變他,隻要換一種方式,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在公共場所,如果一定要批評的話,我們不妨旁敲側擊地暗示對方。對人正麵批評可能會毀損他的自信,傷害他的自尊;如果你旁敲側擊,對方也會知道你用心良苦,他不但會接受,而且還會感激你。
(5)及時挽回批評所造成的負麵影響。
不當眾責備下屬當然是最好了,但有些領導容易衝動,特別是看到下屬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嚴重影響全體時,可能會壓不住火氣,當眾責罵起下屬來。這就好像“丟了羊”一樣。為防止繼續“丟羊”,領導就必須立即采取“補牢”措施,使因一時衝動而產生的副作用減到最小。
某經理對工作一絲不苟,隻是脾氣暴躁。一天,他看到部門經理在工作中出了一點兒差錯,便立刻暴跳如雷,大聲斥責部門經理。事後,經理冷靜下來,覺得自己太衝動了,而且後來聽部下解釋說,這個部門平時工作十分出色,隻是因為特殊情況才出點兒小錯,但工作成果還是可觀的。
於是,經理馬上進行“補牢”工作。在他那天下班前,派人找來部門經理,說:“今天委屈你了,怪我太衝動,沒有了解具體情況就責怪你,請原諒。不過,你們部門的工作仍要提高,相信你能做到這一點。”
幾句話就使部門經理的心得到了安慰,同時又有種被信任感,再大的委屈也飛到九霄雲外了。
俗語說:“打一巴掌再給一個甜棗。”雖然“這一巴掌”不能輕易打,但既然“打”了,給與不給“甜棗”效果肯定會大不相同。丟了羊,再補牢便是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4. 若是猛打一巴掌,切記定要揉三下
“打一巴掌揉三揉”可以說是厚黑待下理論的精髓體現。既要對下屬的過錯嚴懲不貸,又要讓下屬死心塌地地為自己賣命工作,精明的領導就需要懂得賞罰分明、寬嚴得體、恩威並施,尤其要軟硬兼施,達到既糾正其錯誤,又讓其心存感激的目的。
(1)既打又哄,寬嚴得體。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下屬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過錯。作為一名握有一定權力的上司,對待有過錯的下屬,無非是既打又哄。具體說來,在“打”的時候心要黑,要真打,並且打在他的痛處;“哄”的時候臉要厚,讓下屬體會到你對他發自內心的關心。
朋友之間相處,講究的是“患難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上司在利用下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檢驗時刻就是一方處於逆境時。作為一個會利用下屬的上司,要使下屬死心塌地為你賣命,你就必須信任他們,特別是在下屬出現失誤時更要信任他。因為誰都會有身處逆境的時候,都清楚個中的滋味,也會永遠記得在困境中拉自己一把的人。
美國某公司一位高級主管,由於工作嚴重失誤給公司造成了1000萬美元的巨額損失。為此,這位主管心裏非常緊張。當第二天,董事長把這位主管叫到辦公室,通知他調任另一同等重要的新職。這位主管大吃一驚,他非常驚訝地問道:“為什麼沒有把我開除、降職?”董事長平靜地回答:“若是那樣做的話,豈不是在你身上白花了1000萬美元的學費?”這出人意料的一句激勵話,使這位高級主管立即從心裏產生了巨大動力。董事長的出發點是:如果給他繼續工作的機會,他的進取心和才智有可能超過未受過挫折的常人。後來,這位高級主管果然以驚人的毅力和智慧,為該公司作出了卓著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