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個人在報上看到招聘啟事,正好是適合自己的工作。到了第二天早上,他就準時到了應聘地點。可是,他發現,應聘隊伍已經排了二十幾個人了。於是他便拿出一張紙條,寫了幾行字,然後讓後麵的男孩為他保留了位子,向招聘席走去。他走到負責招聘的女秘書麵前,很有禮貌地說:“小姐,請你把這張紙交給老板,這件事很重要,謝謝你!”
這位秘書看看他,本想把這件事有所違犯常規的事推掉,但是這個男孩看起來太自信了,他神情愉悅、文質彬彬,似乎有一股強列的力量正在催促著她將這張紙條交給老板。於是,她便不由自主地將紙條遞向了老板。老板打開紙條,見上麵寫著這樣一句話:“先生,我是排在第21號的男孩。請不要在見到我之前作出任何決定。”
你認為,這個男孩能得到這份工作了嗎?我想這是可以肯定的,因為他外現的神情已經告訴了人們:我是一個有能力勝任這份工作的人。
習慣不僅僅影響著我們的個人生活,也引導著整個社會結構的心理機製的改變。改掉習慣,就需要調動你全部的力量,不斷地對自己重複這些心理暗示,這樣你就能培養出良好的心理習慣。
掌握自己才能掌握一切,戰勝自己才是最完美的勝利。習慣就是在長時期裏逐漸養成的,所以習慣是一種經過不斷重複而逐漸形成的自發經驗反應。當你養成一種好習慣之後,它的作用過程就是你的潛意識。
在人的一生中,每一天都有可能遇到很多讓自己自信受挫的問題,當我們麵對這些困難時就應該把困難當做機遇,在心裏把自己當成冠軍,把自己當成強者。因為隻有這樣,你才能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才能有走向成功的無畏精神和無窮的力量。
曾看過這樣一個古老的故事:
有一個年輕人去拜訪一位著名的禪宗大師,他聲稱想學習一些新的關於禪學藝術的東西。
但是,從一開始,這位大師就看出了這位年輕人有些自負,他來到這裏所想要的僅僅是為了能夠向其他人說自己已經向這位大師學習過。於是,大師便想設計一個計策來點悟他一下。於是,大師提議,讓年輕人和他一起去喝茶。
喝茶期間,大師舉起茶壺往年輕人的杯子裏倒茶,當茶水到達茶杯口時,大師還在繼續從茶壺裏向杯子倒茶水。年輕人看看大師,似乎並沒有停下的意思。這時,茶水已經溢出茶杯,滴到了地板上。年輕人便焦急地大喊起來:“停下吧,大師!茶杯已經滿了,不能再裝更多的茶水了!”
大師停了下來,端起茶杯將茶潑在門外的地上,然後語重心長地說:“在茶杯重新能被再灌注前,你必須倒空它。”這位年輕人聽後,心領神會,知道了自己的自負情緒,於是羞愧地忙向大師拜謝。
同樣的道理,對於每一位成功者來說,要想將思想的雛形不斷完善,並轉換成有形的財富,就絕不能讓壞習慣牽著鼻子走。我們隻有拋掉舊的壞習慣,才有可能開始新的好習慣;才能有工作和事業上成功;才能有生活的幸福。
為了改掉壞習慣,我們必須關注、溝通並訓練我們的潛意識。通過實踐鍛煉,我們就能夠真正的獲得自製力,也隻有依靠慣性和反複的自我控製訓練,我們的神經才有可能得到完全的控製。
每天去做一點自己心裏並不願意做的事,每天都嚐試去做一點兒你原本不喜歡做的事,把它當成對自己的磨煉,你的潛意識就會慢慢加強,久而久之你的潛意識就成了你的習慣。
要改變習慣,就要調整自己的潛意識。當我們堅定了這種自我的信念與信心,我們的工作才會更出色,成績才會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