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改變習慣需要你的主觀能動性(1 / 1)

人生的機會有限,機會不會自己送上門的,機會隻會給那些願意主動把握的人。

一個人具有積極主動的意識,不僅能使自己在困境麵前力挽狂瀾、回天有力,而且在平常的生活、工作和交往中也會處於有利地位,時時把握先機。

一位心理學家在他的小女兒第一次上學之前,教給他的寶貝女兒一個秘訣,那就是在學校裏要多舉手——尤其在想上廁所時。於是,他的小女兒遵照父親的叮嚀,不止在內急時記得舉手;老師發問時,她也總是第一個舉手,不論老師所說的、所問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夠回答,她總是舉手。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老師對這個不斷舉手的小女孩,自然而然印象極為深刻。不論她舉手發問,或是舉手回答問題,老師總是不自覺地優先讓她開口。誰知這種做法,竟然令這位小女孩在學習的進度上、自我肯定的表現上,甚至於許多其他方麵的成長,都大大超越了其他的同學。多多舉手,正是那位心理學家教給他女兒在學習生涯中的利器,是成功者積極主動的態度。

幾乎所有成功人士都具有事事主動的習慣。通常,有些人總覺得自己處處被動、處處受人壓製,殊不知,這種被動局麵完全是由自己造成的。如果你事事主動,事事想在前麵,幹在前麵,你就會從被動的局麵中解脫出來。

在古希臘時,佛裏幾亞國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戰車的軛上打了一串結。他預言:誰能打開這個結,誰就可以征服亞洲。可是,一直到公元前334年還沒有一個人能將繩結打開。這時,亞曆山大正率軍入侵小亞細亞,他來到葛第士的繩結前,連考慮都沒有考慮就拔劍砍斷了它。後來,他果然一舉占領了比希臘大50倍的波斯帝國。

還有,有一個孩子在山裏割草時,不小心被毒蛇咬傷了腳。孩子疼痛難忍,而醫院在遠處的小鎮上。這個孩子便毫不猶豫地用鐮刀割斷了受傷的腳趾,然後忍著巨痛艱難地走到了醫院。雖然缺少了一個腳趾,但這個孩子卻以短暫的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進攻,必須強調主動,一切自卑、畏縮不前和猶豫不決的行為,都會導致人格的萎縮和為人處世的失敗。改掉壞習慣,就應該有亞曆山大的氣概;就應該有那個小孩的果斷和勇敢。徹底改掉壞習慣,讓好習慣引領自己走向成功。

有人認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算知道自己有壞習慣,就算自己已經意識到了,你又能拿它奈何?其實這樣想是完全錯誤的!與建立良好習慣一樣,其相應的就是克服不良習慣,正所謂:“不破不立。”如果你不改掉不良習慣,那麼好習慣就難以建立起來。其實,壞習慣並不屬於我們自身,它與好習慣一樣,不是與生俱來的,也是可以改變的,隻要我們有決心,隻要我們能積極主動地去改變它。

要想在繁亂的社會中取得成功,就必須強調主動。在人生中,人人都會麵臨困境,常常處於被動的狀態隻會被困難壓倒,若對困難無所畏懼、勇敢的向前,化被動於主動,一切困難也都會銷聲匿跡。

因此,你不妨試一下下麵這些方法,想必你也會覺得轉換生活觀念和習慣不會再是一件難事:

——你可以承認:“我過去曾認為自己……”,但是不要把自己限定在這個判斷中,而是用行動證明你已經從過去的陰影中走出來,完全是一個鮮亮、充滿活力的個體。

——選出那些最常用的消極描述,每天消除一個。告訴你周圍的朋友、同事,你將努力改變它們,請他們幫助提醒你。

——為自己製訂行動上的目標,從小事做起。比如:如果你曾認為自己是一個害羞的人,那麼不妨主動去結識一個你以前可能不敢主動接觸的人。

——用寫行為日誌的方式記下每天你使用自我獨特性標簽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並努力減少這種行為。

——每當你發現自己又說了令人沮喪的話,就立即改正自己。告誡自己:“隻要努力一下,我就可以改變自己”、“我現在與以前不同”、“懶惰和頹唐都不是我的個性”。

不要為你的消極和惰性尋找借口,這些都是前進的障礙,自己的不良狀態無異於未戰先敗。相信自己,隻要自己肯努力,就能夠從過去的陰影中走出來,成為一個全新的自己,以更自信、更堅定的腳步走向明天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