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0章 不按時上下班(1 / 1)

許琳和男朋友大學畢業後一起到北京打工,憑著自己中文本科的學曆找到一份編輯工作。為了節約生活開支,兩人到昌平租房,每天清晨 5點起床,一路城鐵、地鐵、公交,至少兩個多小時才能到單位。

一天早上,主編叫大家開會。許琳因為塞車遲到了 20分鍾。主編麵沉如水,問她遲到的原因。許琳連忙解釋自己住在昌平,距離有多遠,路上要怎樣換車,塞車又多嚴重 ……不待她說完,主編便說: “你還不如住天津呢!坐高速列車,不到 30分鍾就到了。 ”許琳當時語塞。

潘晨是個性格頑劣、活潑好動的人,而且他還有一個出了名的壞習慣,就是不準時。在讀大學時,他把這個習慣發揮到了極致,上課遲到、早退是常有的事兒。這讓他的老師也倍感無奈,為了拯救這個不可救藥的學生,老師可謂是煞費苦心,不僅三番五次地找他談話,而且挖空心思地諄諄教誨他。

轉眼間 4年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潘晨開始為工作奔波。他一直想找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因為這樣,他就可以騰出很多時間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為此,他開始了地毯式的尋找。可是天不遂人願,潘晨找了幾個月,仍然沒有找到一家符合自己要求的公司。為了糊口,潘晨不得不向命運低頭。

2009年 8月,潘晨進入一家離家比較遠的公司。然而,這種按時上下班的生活對於已經散漫慣了的潘晨來說簡直就像是噩夢一般。剛開始的時候,為了給同事和領導留下一個好印象,他還能勉強堅持按時上下班。可是時間長了,潘晨就原形畢露了。每天早上,不願起床的潘晨總是被鬧鈴無情地叫醒,然後匆忙地洗漱,直奔公司而去。但是,每當他踏進辦公室時,其他同事都已經在認真地工作。開始的時候,部門經理並沒有在意,他以為這隻是偶然的情況。可是時間長了,部門經理發現遲到已經成為潘晨的習慣。為此,他很不高興,幾次單獨找潘晨談話,希望潘晨改掉這個壞習慣。潘晨每次也信誓旦旦地向部門經理保證以後不會再發生這樣的事,並且聲稱自己一定會把工作做好。看著潘晨信誓旦旦的樣子,部門經理也就不再說什麼。

可是,好景不長,沒幾天,潘晨又開始重蹈覆轍。此時的部門經理已經不再相信潘晨的話,他向總經理彙報說: “你看這件事情如何處理?潘晨每天遲到,真讓人擔心,我們的工作那麼緊張,所以我也不敢輕易批評,要不然會影響工作情緒,進而降低工作效率。 ”

總經理一聽大吃一驚,隨即問道: “潘晨這種情況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

部門經理說: “在他上班之後,就開始了。雖然他每天都能完成工作,但我覺得長此下去,肯定會影響到其他人。 ”

“是的。他的紀律性太差了,我們必須避免他影響到其他人。要不,等時間長了之後,我們的工作目標將更難達成。 ”總經理說。

於是,總經理把潘晨叫進自己的辦公室,直截了當地問道: “我想知道你總是遲到的原因。為什麼其他人都能按時上班,你卻做不到呢? ”

看著總經理嚴肅的表情,潘晨羞愧難當,緊張地回答說: “對不起,總經理。我也隻是遲到 5分鍾而已,而且並沒有耽誤工作。我以後一定會注意。 ”

總經理立即反問道: “如果全公司幾百個人全都像你一樣每天遲到 5分鍾,那總共會是多少分鍾呢?你總是隻考慮自己,覺得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行了。但公司是一個團隊,團隊精神才是最重要的。我認為你不大適合公司,給你 3天的時間辦離職手續吧! ”

潘晨一聽,頓時傻了眼,這份工作可是自己費盡千辛萬苦才找到的,而且自己目前的經濟狀況十分緊張,沒了工作自己該如何生活呢?想到這裏,他百感交集,於是便哀求總經理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並表示自己一定會改過自新。可是,總經理卻沒有給他任何機會。 3天後,潘晨離開了公司。

“陷阱解讀”

一個單位,如果連按時上下班這種最起碼的規定都無法得到有效的執行,工作效率會怎麼樣呢?員工的士氣又會如何呢?長此以往,單位還怎麼正常地運轉下去呢?

人在職場,按時上下班,不遲到早退,是最基本的要求,但職場人士往往容易忽略。或許你有很多困難,但隻要你遲到、早退了,就不要為自己找任何借口,不要期望單位的規章製度會因為你而有所改變,這樣的想法是不切合實際的。

如果你認真對待按時上下班這樣的細節,把它看成是檢驗自己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的標尺,看成是處理個人和單位之間關係的基本規則,相信你一定有辦法早幾分鍾走進自己的辦公室,遲幾分鍾走出自己的辦公室。

實際上,考勤製度是每個單位正常運作的基本保障,是每個員工都必須無條件遵守的製度。如果你不遵守考勤製度,把按時上下班當兒戲,那麼你就自然得不到領導的賞識,即便被領導炒魷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