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你的肥皂劇呢?想好怎麼寫了嗎?
2.答不出的問題——凱法羅尼亞島
遊泳難不倒我,從我記事起就和老爸出入玉淵潭,多深的水也能被我搞定。
雖然會遊泳,但潛水對我來說還是一片空白,要跟教練學上幾節課才行。潛水器械如何使用、潛水前的檢查與準備以及在水下的手勢等等,教練教得很細致,絕對對每一個學員的安全負責。
當第一次潛下水時,心情真是無比的興奮。清涼的海水包裹著整個身子,海水散發著明晃晃的淺藍色,像水晶一樣透亮。不但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小魚從眼前遊過,還能看到比較遠的地方。這和憋著一口氣,強睜開眼睛看看水底再趕緊浮上來是截然不同的,再沒有倉促的感覺。
海底真是一個全然陌生的世界,平日雖然在電視裏看得多了,但身臨其境卻有著強烈的新鮮感和震撼感。
生活在海裏的魚兒要比淡水魚漂亮許多,顏色十分鮮豔,明黃色、亮橙色、豔紅色、寶藍色等等,一尾尾地在我的潛水鏡前遊過,真是忍不住想親它們一口。
稍稍潛到深一點的地方,耳朵感覺有些疼,不過教練說過,這是剛潛入海底時壓強增大的緣故,隻要屏住氣,把耳膜鼓起來,一會兒就好了。我們照著教練的話去做,果真就適應了水底的壓強。
在適應了水壓之後,把身子盡量地貼盡海底,近距離地觀察海砂,期望在白色的海砂下麵,發現藏在裏麵的小海蟹。小海蟹沒看到,倒是意外地遇到了一隻色彩斑斕的海星,張著五個觸手,一拱一拱地爬行。伸出手去摸了摸它,本以為它是軟軟的,沒想到卻是硬梆梆的。小海星並不怕人,我把手掌伸出去墊在海砂上,它居然大搖大擺地從我手上爬了過去,直奔旁邊的一個碩大的珊瑚礁。
珊瑚礁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生態圈,上千年的珊瑚蟲骨骼堆成了形態曼妙的礁石,很多小生靈聚集在此,和平共處,互惠互利。有各種顏色的海葵附著在上麵,舞動著無數的小觸手,像被風吹動搖曳的鮮花。不過在這美麗之下,也暗藏著危險,一些不明就裏的小魚被吸引過來,被這無數的觸手纏上,成為了海葵的美餐。
海底的美景太多、太奇妙了,所以時間也好像過得特別快,一轉眼就過了幾十分鍾。所以在海底要格外注意時間和觀察剩餘的氧氣量,免得得意忘形,樂極生悲。
潛水要結伴而行,互相照顧。如果一個人處在困境或有了危險,同伴就要及時救助。在水下,人和人的溝通不能靠說話,隻能靠手勢。這就更加考驗兩個人之間的默契,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就能了解彼此全部的意思。
在下水前,潛水教練曾經麵色凝重地給我們上了最重要的一課:倘若在海底遇上漩渦或暗流,同伴不幸被卷入其中時,你要做的不是緊緊地拉住他,而是果斷地放手!
“Why?tellmewhy?”我不理解,因為在我受過的一些戶外運動的訓練中,丟下需要幫助的同伴揚長而去是可恥的。
但教練很嚴肅地告訴我們,有一些救助是必要的,但遇到漩渦是任何人都無法抗拒的,你沒有著力點,無法拉住同伴,如果不放手,就會和他一起被卷到漩渦裏。
這是整個潛水課裏最令我悲哀的一節,我很想反駁教練的話,但又找不到什麼理據。眼睜睜地看著同伴被水流卷走,一去不回,你就在他身邊,卻要把手縮回。這對於逝去的人會是一種遺憾,但對於幸免於難的人來說,何嚐不是一輩子的傷痛?如果被卷走的是自己的親人或愛人,那麼真的要放手嗎?真的能放手嗎?真的敢放手嗎?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那倒不如緊緊拉著他一起去了,也許有些人還是會忍住撕心裂肺的痛選擇放手。在這個問題麵前,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抉擇,而誰都沒有資格去質疑或指責某個人的選擇。因為無論怎樣,當事人自己都要承擔不可想象的後果。
生活中也有很多兩難的事情,幸好大部分都無關性命,不然真是舉步維艱。
在下水前,我曾在心底默默地向神明禱告,千萬不要讓我碰到這樣的選擇,這是一個太糾結的問題,真是無法令人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