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個要求很快就使教會中出現了對立的兩派,一派認為讓人物聚象地出現,有助於教義的傳播,可以使教徒在精神上有明確的膜拜支柱。但另一派認為將基督人物畫出來、雕刻出來或是以其他藝術形式表現出來,是對神的褻瀆,是大逆不道的。
嚴重的分歧使得兩派間不斷地發生摩擦,甚至到了血流成河的地步,不但教堂裏的畫像被破壞掉,參與創造的藝術家和畫匠們也受到了各種各樣的迫害。
這種血腥的慘烈狀況一直延續了幾個世紀,才使得教會重新闡釋了這個問題,對畫像、雕像等藝術形式給予了完全的尊重,可以讓教徒們虔誠地頂禮膜拜。
如果從聖索非亞大教堂的外麵看,巨大的圓頂和周圍豎起的四座尖塔,完全是清真寺的風格。
這是曆史的變遷將兩種風格同時留在一個教堂身上——15世紀的時候,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率領軍隊英武地攻占了君士坦丁堡。新的統治者當然擁有絕對的威望和對城市重新改造的權力。他隻揮一揮手,便將大教堂改成了清真寺,把教堂裏的壁畫都用泥漿蓋住,還在四周修建了四個宣禮塔。所以,聖索非亞大教堂就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大教堂在各個君主的手底下走了一圈,反複地建造、修改,但所幸曆經萬劫而屹立不倒,仍然華麗而不張揚地佇立在那裏,看著來來去去的政治家登台表演,看著時光一點點的流逝。誰也不知道,下一個世紀,它又會看到什麼?
2.幸福就是在“棉花”上行走——代尼茲利棉花堡
在千年以前,一個英俊多情的牧羊人安迪密恩,深深地愛上了希臘月神瑟莉妮。他每天沉醉在情人的一顰一笑中,看到她就忘記了時間的存在。
被丘比特射中的人似乎都會神魂顛倒,多情的安迪密恩意思忘記了擠羊奶,使得羊奶恣意橫流,蜿蜒過腳下的土地,漸漸地覆蓋住了整個山丘。從此後,這裏就變成了白色的世界,像潔白的棉花一樣。
這就是棉花堡的美麗傳說。
當知道要去棉花堡時,小王子就被名字吸引住了。“我喜歡棉花,它潔白得像我的小羊一樣。絨絨地一團,又軟又香。”
我也對此好奇,不知道舔上一口會不會像棉花糖有甜味?
盡管腦海中先有了對棉花堡的想象,但身臨其境時還是被它震撼住了。這裏是從古羅馬時代就出名的水療地,由於水中富含鈣質,所以經年累月地就將碳酸鈣堆積成城堡一樣,像階梯似的一層一層,到處是白色的圓狀小堡壘。淡綠色的池水一汪一汪的流淌在白色的小堡壘中,像用最上等的汝窯瓷杯,盛了一碗碧綠的茶湯,光看看就是一種無比的享受了。
我和小王子拎著鞋一腳深一腳淺地走在“棉花”上。由於石灰岩很怕磨,所以一定要赤足前行,不能穿鞋。
在棉花堡沒得到足夠的重視以前,很多人來泡溫泉的時候都疏於保護,穿著鞋子大搖大擺地走進來,甚至還有的人開著車就來了。這對棉花堡的破壞十分嚴重,以至於很多“棉花”都被磨沒了。
幸好土耳其政府下了保護令,加大了宣傳,所以人們來到這裏都是打著赤腳。說實話,踩在這種“棉花”上並不太好受,多少有些刺腳,不過為了一享白雲碧水的仙境,這一點小麻煩就根本算不得什麼了。
棉花堡的溫泉有深有淺,有的剛過腳踝,有的深到腰部,對很多疾病都有極好的療效。站在岩石邊上,一隻腳慢慢地探進去,剛剛接觸到泉水,一股溫暖之意就從腳尖往上蔓延開來。你能感覺到一股神奇的能量順著小腿走向大腿,再流遍全身,直至每個發梢都透著醉意。
在世界知名的溫泉景區,除了身體能享受水療之外,眼睛也能得到極大的享受——風情各異的美女雲集在此,或豪爽狂野,或婉約細膩,時而看著湛藍的天空發呆,時而與身邊的人竊竊私語,時而又發出清脆悅耳的笑聲。
這一幅“棉花”美女出浴圖與海灘美女圖不一樣,少了幾分熱辣和勁爆,多了幾許韻味和意境,但一樣的令眼球大飽豔福。
如果是情侶,一定要來棉花堡。她赤著一雙清秀的腳踩在岩石上,他牽著她的手,用高大的身體保護她。她隻一個蹙眉,他就橫抱起她,生怕弄疼了她的小腳。看她坐在泉水邊用腳快樂地拍打水花,他就覺得整個世界都消失不見了,萬千美女都黯然失色,其實身邊到底是“棉花”還是黃金都不重要,心中眼中隻有一個她。隻要她輕輕地笑笑,他就覺得得到了神的恩賜。
幸福就在這一刻降臨,誰也帶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