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第七站:瑞士(1)(2 / 2)

“幹嗎隨身帶個凶器?感覺怪怪的。”小王子撇著嘴,嘟嘟囔囔地說。

“這怎麼算凶器?一把小刀而已。”我又忍不住把它拿出來得瑟。陽光下,軍刀閃閃發亮。

算不算凶器,不在物體本身,而在使用它的人。壞人拿它殺人劫財,無惡不作。就算手中沒有武器,就不會致人於死地嗎?陰損的政治家隻用計謀就可以贏得肮髒的交易,惡毒的人隻動動心眼兒就能夠害人無數。

很多傷害,不是血濺三尺,無形地在心上捅一把刀子,傷勢往往更加嚴重,一生都不會愈合。

而好人拿著武器,可以行俠仗義,可以保家衛國,就如同中立的瑞士,雖不打仗但全民皆兵。

那麼我呢?嘿嘿,正伸手從背包裏掏出一隻蘋果。沒錯,喜歡和平的人,就算拿軍刀削蘋果,又有什麼不可以?

瑞士是一個奇特的國家,受以了德國、法國、意大利文化的影響,光是官方語言就有四種,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拉丁羅曼語。

對於不會這些語言的我來說,聽著當地人在交談,簡直就像在聽天書。中國各地方的不同方言就夠令人費解了,但好歹也能慢慢地聽明白一些意思。而使用四種語言的國家,真不知道人與人之間是怎麼溝通的。難道每個瑞士人都能掌握四門語言?

瑞士人喜愛和平,這是極大的優點,但也有一個算不上缺點的缺點——保守,不懂幽默。

瑞士人直來直去,要說什麼事就是什麼事,不像美國人那樣,無論是讚揚還是是諷刺,都要繞上個幾圈。

有些人說這和瑞士人保守的性格有關,但我忽然想到,這會不會和他們的語言有關?一個摻雜著四種語言的國家,誰能確定彼此間都能聽懂對方的話?兩個語言都不同的人站在一起,幽默又從何談起?

當然,這隻是我的假設,不是自小生長在瑞士的人,誰能明白他們語言的藝術?

就算當真少了些許幽默感,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並不妨礙幸福感的產生。很多老實巴交、不擅言談的人,也快快樂樂地過了一生。隻要有夢想、有愛心,幸福離你就不會遠,其他的,隻是錦上添花。

2.和平是獻給世界最好的禮物——日內瓦

第一次聽到日內瓦這個名詞的時候,是初中時在曆史課上,以《日內瓦公約》這個詞組出現。

由於“公約”一詞很具政治味道,所以那時,日內瓦在我心中就成為了嚴肅、乏味的代名詞。如果不是小王子強拉我來,我真的沒有興趣遊覽。

然而,當我真的踏上這片土地時,還是極為感謝小王子的,如果不是沒有成見的他,我就會錯過這美麗的景色。

坐著小船從日內瓦湖上劃過,一陣清涼的風迎來拂來。每吸一口氣,都帶有清爽的水氣,還夾雜著淡淡的水草味道。像喝了一杯解渴的綠茶,精氣神一下子從嘴裏蔓延到心裏。

湖岸的兩邊整齊地排列著一艘艘白色的船隻,像準備迎接檢閱的儀仗隊。真不知道舵手怎麼能把它們排列成這樣,連停車場裏的車也沒有這麼整齊。

在晴好的天氣裏遊湖是最美的事情,不僅可以享受風平浪靜的美景,還有成群的野鴨、天鵝和海鷗相伴。看著在水中嬉戲的小家夥們,還以為到了童話中的天鵝湖。

抬眼望去,一座高大的噴泉映入眼簾。我從沒見過這麼高大的噴泉,大概有一百多米。從某個角度看去,兩邊的水柱向半空中噴射,對稱交叉,呈現一個巨大的心形。如果是在晚上,燈光打向水柱,這顆閃亮而晶瑩的心,定會融化世間所有少女的心。

不要以為這麼浪漫的噴泉是哪位藝術家的大手筆,它一開始隻是羅那河下遊的一個巨大的水龍頭,利用水壓做排水用途。當它被移到日內瓦中心後,人們還擔心這個巨型的大家夥會破壞港口的美麗,可是沒想到,這個隨意之舉卻使它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噴泉,還成為了日內瓦的象征,為瑞士人帶來驕傲。

有些事就是這樣,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機緣最重要。

“看!好大的花鍾啊!”忽然,我眼前一亮,在湖畔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花鍾——由無數花朵拚成的圓形鍾表。

這個鍾可不是中看不中用的銀樣鑞槍頭,而是真的會為人們指示時間的鍾表。它驅使表針走的機械部分藏在下麵,不怕風吹、日曬和風淋。上麵被鮮豔的花朵覆蓋。中間一圈由淡紫色的花朵組成一個圓心,外麵是一圈紅色的表盤。而代表時間的12個阿拉伯數字,則用不同種類、不同顏色的花組成。

據說這個花鍾不是每季都一樣的,會根據季節的不同變換花朵的種類,擺成不同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