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利維坦究竟是何種人物,連諸葛武侯都對祂極為忌憚,即便是張道陵這樣的“玄教宗師”也要全力對付。根據神話,在《舊約聖經》的外典“以色列書”第六章中曾經記載,上帝在創造天地的第五天創造了山和海,第六天用粘土創造了貝希摩斯和利維坦,當世界末日降臨的時候,貝希摩斯、利維坦和席茲將一起成為聖潔者的食物。伊諾克的預言書也曾把這兩種怪物放在一起進行描述:“兩個怪物將在那一天被分開,雌的被稱為利維坦,它居住在噴泉的深淵之中;雄的被稱為貝希摩斯,它占據了整個丹代恩沙漠。”《次經》記載,“在第五日,汝對那七分之一有水聚集的部分說,應有動物、飛禽和魚類:事兒就這麼成了。對於毫無生命的死水依照神的誡命產生生命這件事,所有人都得讚頌您的偉績。而後汝挑選兩隻動物,其一汝稱作貝希摩斯,另一稱作利維坦。並且將它們彼此分開:對那七分之一,即是,有水聚集的那部分,或許容它們不下。對於貝希摩斯汝給一部分,就是在第三天裏被弄幹的那部分,它就住在那裏,那裏有一千座山。而對於利維坦汝給那七分之一部分,即是,那潮濕之處;並命它吞噬汝所厭棄的,在恰當時候。”
故而,利維坦被希伯來神話視作水神,末日的使者,執掌七宗罪之一“嫉妒”的魔王,希伯來神話中受到提亞馬特(Tiamat)影響產生的蛇怪,名字的意思是“盤繞起來的東西”。正如其名,它是一條身體巨大的能夠將大地盤繞起來的蛇。而利維坦(Leviathan)在新教聖經和合本修訂版譯為力威亞探,天主教聖經思高譯本譯為裏外雅堂,是《希伯來聖經》的一種怪物,形象原型可能來自鯨及鱷魚。“利維坦”一詞在希伯來語中有著“扭曲”、“漩渦”的含義,而在基督教則是與七宗罪中的“嫉妒”相對應的惡魔。《以賽亞書》描述利維坦為“曲行的蛇”,烏加裏特史詩則記載利維坦為利坦(Litan),並形容其為“纏繞之蛇”。後世每提到這個詞語,都指來自海中的巨大怪獸,而且大多呈大海蛇形態。
如果僅是如此,那麼利維坦也隻是一介惡魔而已,對於有著“驅魔”神職的張道陵而言並不算什麼**煩,但關鍵在於利維坦的原型是巴比倫神話中創世母神提亞馬特,這位偉大存在才讓張天師也頭痛不已。
“相傳太古之初,世界一片混沌,沒有天,沒有地,隻有汪洋一片海。海中有一股鹹水,叫提亞瑪特,還有一股甜水,叫阿普斯,它們分別代表陰陽兩性,在汪洋中不斷交彙,生出幾個神祇,到安沙爾和基沙爾時,他們又生出天神安努和地神埃阿,於是宇宙出現了最初的幾代神靈。
隨著神靈逐漸增多,眾神發生爭端,提亞瑪特和阿普斯日益感到自己的勢力在縮小,於是他們決定懲治眾神。可是阿普斯並不滿意提亞瑪特的計劃,決心將眾神幹盡殺絕。當眾神得知這一秘密消息,便在埃阿神帶領下,殺了阿普斯,埃阿神因此成了眾神之首。不久,埃阿神喜得貴子馬爾杜克,他生來便與眾不同,濃眉大眼,身強力壯,埃阿神又賦予他一切智慧和力量。後來阿普斯的兒子為報父仇,開始向眾神挑戰,提亞瑪特也前去助陣。天神與之交鋒初戰告負,決定讓馬爾杜克一展威風。馬爾杜克欣然應允,並做了眾神的統治者,他不負眾望,英勇作戰,一舉殲滅來犯者,並親手切斷提亞瑪特的腰身,用她的上身築成蒼穹,用她的下半身造出大地。而後他又殺死了提亞瑪特的一個輔助神,用他的血造出了人類,並規定人的天職便是侍奉眾神。這樣馬爾杜克終於建立起巴比倫王國,他則成為天國之主,眾神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