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古巴比倫神話中對提亞馬特的記載,從《恩努馬·埃利希》的記述來看,提亞馬特主要有兩項權能。提亞馬特死後,其屍體被用作創造宇宙萬物的材料,可見她本身具有“化生”能力。她與阿普斯生下了眾神,這則是生育能力的體現。最後,她還猶如工匠一般,可以製造各種奇特的生物,這是狹義上的“創造”。提亞馬特的創造能力是這三種能力的總和。她在與馬爾杜克決戰之前,造了11種怪物,他們的威力與眾神相當,甚至更強。
提亞馬特基本沒有任何戰鬥能力,無論法術、近戰格鬥,她都不擅長。但是,唯獨隻在一個方麵,提亞馬特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並且她隻靠這一項能力,就足以讓眾神俯首稱臣:那就是她的咒術。後世魔法師要在施法之前吟唱大段的咒文,並且吟唱完畢之後仍要另外施法。而提亞馬特則不同,她在對敵人說一句咒文的同時,神力就已經展開了。其實這種說法也不是最確切,應該說“說”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神力使用的過程,兩者完全同步,而且,所謂的咒文就是一、兩個單詞,無需長篇吟誦。實際上,“咒文”這個叫法也是不嚴謹的。傳說,眾神有他們獨特的語言,這種語言本身就具有魔力,原初的人類也會這種語言,但後來人類逐漸演化出自己的語言,所以就沒人懂得神的語言了。神的語言不是現存的任何一種人類語言,無論自詡高貴的希伯來語還是故作神秘的梵語,它們都不是原初眾神所使用的神語。雖然神語本身具有魔力,但由於眾神的力量強弱不同,所“說”出來的效力也有天壤之別。(注意這項“瞬發施法”的權能,聯係書名,相信書友們對於主角日後的戰鬥方式應該能猜測一二了吧)
提亞馬特的克星是風元素。在創世史詩中,她正是被風擾亂之後才被打敗的。而在另外的傳說中,她的天命牌則被風之半神祖(Zu)所竊取。在蘇美爾神話中,神王恩利爾正是風神,他的風之暴力遠遠淩駕於太陽和雷電的暴力之上,雖然馬爾杜克取代了他,但是在創世史詩中,風作為唯一一種可以打敗提亞馬特的利器——終極的暴力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因為馬爾杜克是太陽和火的象征,而風元素則可以加強火的力量,雖然光與火本身並不能傷害提阿馬特)。
想到了這些,牧天宇也明白眼前的利維坦是一個多麼麻煩的神明了,雖然不知道祂從自己的原型『提亞馬特』那裏繼承了多少權能,但無論是祂自己本身代表的權能還是提亞馬特的權能都決不是什麼泛泛之輩,而祂與張天師之間的戰鬥也證明了這點。
戰鬥伊始,張天師就祭出三五斬邪雌雄劍,口誦咒語,施展權能『邪鬼除盡?八方皆平』,一上來就是要一口氣解決對手的節奏,隻聽祂詠唱言靈:“一轉天關正射,二轉霹靂交飛,三轉龍神吐霧,四轉雷雨廣施,五轉飛砂走石,六轉山鬼伏摧,七轉陰霆將兵,依吾法令,收攝六天斷頭不道之鬼,赴吾魁罡之下受死!無動無作。”
張天師手中的神具『三五斬邪雌雄劍』是由太清道德天尊化身太上老君賜予的雌雄法劍,是其用以降伏六天鬼魔,翦除妖邪,破邪顯正的正一之劍。
其形製五節連環之柄,為漢劍式、虎篪口,長二尺四寸,劍成雌雄雙對,兩把劍同時收納在一個劍鞘內,可以兩手持握,也可以一隻手就同時掌握兩把劍,由於這個原因,劍身顯得異常輕薄,作為武器的性能顯然不算太好,不過堅固與否,對於此劍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為神具,其真名所象征的力量。
劍名三五,所謂三五者,天地之樞帶,六合之要會,九宮之氣節,在天為三辰五星,在地為三正五行,在人為三田五髒,在德為三才五常,在勢為三所五位,在數為三生五死,道以三興,德以五成,無論如何變化多端,究其根本,乃是代表天地本初之“道”,亦是張天師為之創立五鬥米教,存在於他心中的“道”,也就是“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道君威神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