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天師降魔(1 / 2)

青城山位於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青城山曆史悠久,是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是全國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青城山名勝古跡很多

,古建築各具特色,古今名人詩畫詞賦處處可見,有優美的風光和神奇的傳說。全山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建有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玉清宮、朝陽洞等。青城山自古是文人墨客探幽訪勝和隱居修練之地,古稱“洞天福地”、“神仙都會”。青城山在曆史上名稱很多,曾叫“汶山”、“天穀山”、瀆山、丈人山、赤城山、清城都、天國山等名。青城山被譽為“天下第五名山”。

曾有文人騷客填詞讚曰:“歎巴蜀勝地多名山,青城似瑤台。擁翠峰北起,岷江乳哺,紫氣東來。七八亭廊初見,簫管俱徘徊。直上淩宵閣,霧破天開。端的清明世界,瞰錦官曆曆,燕趙塵埃。數陳倉暗度,赤壁掃煙灰。祭崔嵬清茶三盞,百穀王、碧洞自流回。雲間鶴、仙鄉何處?正好同歸。”

而今天,一片幽靜祥和的青城山中卻爆發了一場驚天動地的“雙神之戰”。隻見整座山峰上下搖晃,山石滾落,老君閣上光芒閃爍,劍氣如虹,山外被某些人施展了“驅散閑人”的法術,還張開了結界,哪怕是弑神者或者是神明隻要不靠近青城山方圓兩百裏,都難以察覺到其中傳出的神力波動。施術者大概是想著華國唯一的那位“武俠王”羅翠蓮還在據此三千裏外的廬山靜修,根本管不到蜀地,而華國西南這幾年又沒有聽說過有哪位神明降臨,所以便打算選在此處完成召喚邪神儀式,達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然而,令這些人失算的是,他們召喚的地點選在了昔年張天師修道飛升的青城山,竟然在召喚過程中透露出來的屬於邪神的神力波動喚醒了張天師留在凡間的神力烙印,而在華夏古老傳說中,天師張道陵便以擅長降妖伏魔立下赫赫威名,名列”四大天師”之一,更被後代帝王多次加封,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還有大聖降魔護道天尊這一封號,與那些邪魔外道之流堪稱“死敵”,所以這次當他感受到有人竟然在他修煉得道的到場進行召喚邪神的儀式時,被氣得七竅生煙,一怒之下從神話當中走出,駕臨青城山之後二話不說用三五斬邪雌雄劍將邪術師砍成碎片,並召來天雷將他們的屍身劈成灰灰,不過此時儀式已經完成,而張道陵也對那位即將降臨的“邪神”深感厭惡,就幹脆在祭壇邊打坐靜待神降。

另一邊,諸葛亮感受到張道陵降臨後,帶著牧天宇就朝著青城山飛奔而來。此時諸葛亮心中焦急萬分,因為他知道以張天師那嫉惡如仇的性格一旦得知有邪神在他的道場降臨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將邪神打倒,在有關張道陵的傳說中最有名的就當屬他在青城山鬥法的故事了。傳說東漢順帝年間某夜,太上老君降臨在他住的地方,授給他雌雄劍和許多符咒,要他誅滅橫行四川的六大鬼神。張道陵精修千日,煉成了種種降魔的法術。不久八部鬼帥各領鬼兵共億萬數為害人間,他們帶來各種瘟疫疾病、殘害眾生。張道陵於是在青城山上設下道壇,鳴鍾扣罄,呼風喚雨指揮神兵和這些惡鬼大戰。張道陵站立在琉璃座上,任何刀箭一接近他就立刻變成了蓮花。鬼眾又放火來燒,真人用手一指,火焰又燒了回去。鬼帥一怒又招來千軍萬馬重重包圍,不料真人用丹筆一畫,所有鬼兵和八大鬼士都紛紛叩頭求饒。但是他們口服心不服,回去後又請來六大魔王,率領鬼兵百萬圍攻青城山。張道陵神閑氣定,不為所動,他隻用丹筆輕輕一畫,所有的鬼都死光了,隻剩下六大魔王倒在地上爬不起來,隻好叩頭求

饒。張道陵再用大筆一揮,一座山分成兩半把六個魔王困在裏麵,動彈不得。於是魔王隻得答應永世不再為害人間。

所以對於即將到來的大戰諸葛亮知道是在所難免的,而他也知道自己在這場戰鬥中作用很小,雖然他也是神明,但是作為“後天神祗”的他,所擁有的權能來自於後人為他編織的神話,他被視作智慧之神,軍事之神,社稷的保護神,但在真正的神明之間的戰鬥中卻並沒有什麼大用。要知道,英雄神的誕生條件是很苛刻的,古今中外那麼多立下赫赫偉業的大英雄最後能成功點燃神火封神成功的卻寥寥無幾,就比如大不列顛的亞瑟王和圓桌騎士,圓桌騎士最多時達到150名,但最後成功封神的隻有13人,即蘭斯洛特、高文、傑蘭特、加雷思、格拉海德、加荷裏斯、鮑斯亞、貝德維爾、凱、蘭馬洛克、珀西瓦爾、特裏斯坦和莫德雷德;華夏三國時期名將謀臣輩出,但封神成功的不超過十人,像蜀漢的“三界伏魔大帝”武聖關羽,“南宮輔佐真君”趙雲,吳國的“昭毅武惠遣愛靈顯王”甘寧等,當然還有他諸葛武侯自己,但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的權能更適合率領千軍萬馬在戰場上征戰馳騁,而這種捉對廝殺他確實沒有什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