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規則的確定應對結果的不確定(1 / 2)

如果我們在法治社會與市場經濟的基本製度方麵,經過改革奠定一個紮實的基礎,那麼隻要幾個確定程度很高的規則,就不但能夠幫我們應對未來還可能帶來危機的不確定性,還能夠幫我們獲得未來的機會、運氣和財富。

我想我自己並沒有起碼的遠見,可以在這裏有把握地談論中國的未來。即使沒有這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國的未來也充滿著不確定性。作為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地域遼闊、內部發展極不平衡、過去的很多包袱還糾纏著她前進的步伐。在達到了人均2 000~3 000美元的發展高度以後,中國經濟究竟還能不能持續、健康的保持高速增長,是一個沒有確定解的問題。

的確,可以和未來中國30年最緊密地連接到一起的關鍵詞,就是“不確定性”。在某種程度上,當下的這場金融和經濟的危機,就是不確定性的一個證明。大家記得去年領袖年會的時候,因為在會之前作了一些調查,特別是在柳傳誌領導的聯想投資的幾十家中小工業公司的形勢分析會上,聽到了廣東一家公司從業15年來第一次在2個月內沒有得到一張訂單,我產生了很大的警覺。後來看了一些數據並作了一些實地訪問,所以在2007年的年會上我就提出,雖然當時宏觀方針還是防止過熱,但是在企業層麵可能要準備對付寒冷。即便如此,這頂多也隻是從邏輯上認識到,過多的貨幣一定會出問題,正像過山車一樣猛衝的市場價格,終究會遇到深穀。但是,對今年經濟形勢從驟熱轉向驟冷,特別是對9~10月以來市場價格自由落體般的暴跌,當時還是完全沒有預料。

這是一個要麵對的長期議題。無論公司、行業還是國家,當沒有預想的事情突然發生的時候,究竟怎樣來應對?這個問題本身充滿著矛盾性,因為所謂不確定性,在定義上就是說無法根據過去的經驗來推斷事件未來發生的概率。既然過去的經驗甚至不能在概率水平上預測未來,那麼應對又從何談起?天有不測風雲,我們到底怎麼渡過未來的歲月?

破解這個難題,可以從一個基本事實出發。這就是上麵講到的不確定性,並不是現在才有的。它早就出現了,也一直陪伴著我們。任何公司、行業、國家在一路走來的途中,總不能完全避免不確定性的糾纏,人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在對付不確定性。從事後才看得出來的成敗得失中,我們可以獲得經驗教訓,可以得到啟示。利用今天這個機會,我就這個題目談一點認識,就是以確定的規則來應對不確定的結果。

我們不妨先從體育比賽談起。高度競爭性的體育比賽,結果總是不確定的。這正是大賽吸引全球億萬觀眾的原因。但是,比賽結果的不確定卻要求比賽規則具有高度的確定性和明確性。任何短跑運動員都難以事先確定他或她是否一定比別人跑得快。但是,他或她也一定要明確知道,那個比所有別人跑得快的運動員,一定是比賽的冠軍。沒有確定的比賽規則,運動場中人的努力就根本無從集中,也就不可能有精彩、結果不確定的比賽。

經濟活動遠比體育賽事複雜,但道理是相通的。沒有非常明確和確定的規則,市場中人的努力和注意力,同樣不可能集中於結果不確定的經濟競爭,也就無從動員人們勇敢地麵對未來市場的不確定性,盡最大努力爭取收益、避免災禍。

那麼,哪些確定的經濟規則對未來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呢?第一個就是,積中國過去30年的經驗,或許還要加上更遠久年代的教訓,我們認為一個可靠的企業製度具有基礎的意義。這是一套關於企業創立、營運、兼並和破產的規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護創業者人力資本與財務資本的合法權益,從而鼓勵社會的方方麵麵,把資源投入到回報極不確定的在市場裏創辦企業的過程中來。這是我們走過了曆史的彎路,終於找到的承認、保障、鼓勵多種所有製企業並存、平等競爭的一條路徑。這一點無論如何也不能動搖。

企業是對付市場不確定性的組織。既然沒有人可以事先打包票,對一個企業的投入一定可以得到多少回報,那就要有很確定的規則:投入企業的資源所有者可以獲益的權利一要得到明確的保護!這個規則很抽象,因為對應的內容完全沒準,究竟有多少獲益,還是賠本的買賣,甚至血本無歸?事先根本不能保證,能明確的隻是投資獲得回報的權利。這是企業製度的基礎,否則就沒有辦法動員人們把資源放到市場裏的公司來與不確定的未來搏鬥。這是決定未來能不能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拿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現在與改革開放早年的時候相比,對創辦多種所有製企業的歧視已大大減少了,企業經營的環境也顯著改善。但是,進入到細節觀察,某些歧視依然存在,過高的製度費用還是妨礙企業集中注意力對付市場。所以,當前的危機也是一個機會,進一步消除歧視、改善企業運營環境,形成一個各種企業真正平等競爭的局麵,其中也包括新創辦企業和老企業之間的平等競爭。要有一個非常牢靠的基礎,動員人們把資源、精力、能力和企業家精神放到企業來,雖然結果不確定,但隻要有正的結果,就一定有正的回報,正如有負的結果,也一定承擔責任和損失。這是對付市場不確定性的最基礎的確定性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