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放棄自己多為他人著想,人間大愛源於付出(3)(3 / 3)

似乎群山都在回應,他越聽越煩。不論走到哪裏,這些怨恨的聲音都在圍繞著他,擾得他更加惱怒。

就在他被這些聲音擾的心神不定的時侯,突然從身後傳來了“我喜歡你們!我喜歡你們!我喜歡你們!”的聲音。他扭頭一看,原來在他身後有一個僧人在衝著他喊。

僧人微笑著向他走來,他便向一股腦說出了自己內心的苦惱。

聽了他的講述,僧人笑著說:“生活就像剛才我們的回音,你用什麼樣的心態說話,它就會用同樣的語氣給你一個同樣回應。你先試著改變一下自己,換一種友善的心態去麵對周圍的一切,你會有意想不到的快樂。”

青年聽了僧人的話,對著山穀喊道:“我喜歡你們!我喜歡你們!我喜歡你們!”群山真的傳來了同樣的回音,周圍的遊客們也給他送來了友好的微笑。年輕人的心情一下子舒暢了很多。

從此年輕人用和善的心態麵對周圍的一切,用笑臉迎接每一個人,他和別人之間的誤解消除了,再沒有人和他過不去,他的工作也走上了軌道,他也發現自己真的快樂起來了。

是啊,愛就是生活的回音壁,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記住,我們付出了多少愛,生活就會回饋我們多少愛。希望得到別人的愛,就必須先去愛別人,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會越多。

很多時候,愛不僅能換來愛,愛還可以化解心中的恨,這是愛給人帶來最大的回饋。

有一位得道法師原來是一位富商的隨從,他與那位富商的太太相愛,並有了私情。一次兩人偷情被富商發現,為了自保他失手殺了那位富商,並帶著他的太太逃往別處。為了生存他們做了山賊,但後來他由於厭惡那女人的貪得無厭,毅然離開了她。

他的內心一直在譴責自己所犯的罪過,所以他決定在有生之年完成一件善舉。於是他就到一個寺廟出了家,做了一名遊方僧人。

他知道那裏有一座懸崖非常危險,已斷送了不少人的性命。於是他決心在懸崖下麵挖一條隧道,以方便人們通行。

他白天化緣,夜晚挖隧道,就這樣日複一日,他已挖了一條長達2000米的隧道。

而此時那位富商的兒子已經學會了一身武藝。他為報殺父之仇四處尋覓法師,終於找到了他,要置他於死地。

法師平靜地對他說:“我甘願受死,這是我罪有應得。但是,請讓我挖通這條隧道,它對於這裏的人們來說實在太重要了。等我完成了這件事情之後,你就可以殺了我。”

於是,富商的兒子答應了他的要求,耐下性子等待著那一天。日子一天天過著,法師在不停地挖著。幾個月過去了,富商的兒子在家閑等著無聊,便去幫法師挖掘隧道。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年後,隧道終於完成了。

法師放下手中的工具,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說:“我的心願已經達成了,現在請你殺了我吧。”

此時,富商的兒子動情地說道:“你為了別人的方便付出了你30年的時間,我怎能忍心下手砍你的頭呢?”

法師的慈悲和善舉,化解了富商的兒子滿腔的仇恨和怒火,讓仇恨也變成了慈悲。所以說,當一個人懂得付出愛的時候,他不僅能得到愛,更能化解他人對自己的仇恨。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所以,我們沒有理由抱怨這個世界缺少愛,沒有理由抱怨生活中人情淡薄,沒有理由抱怨他人仇恨自己。而是要反觀自己,看看自己對這個世界付出了多少愛。一個人得不到愛的眷顧,那不是世人的無情,而是自己做得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