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由於氣候不同,乙肝患者在不同的季節要做好不同的防護。肝病專家特別提醒,乙肝患者應加強四季防護,以確保身體能保持良好的狀態。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與自然息息相關。四時影響著人體的生理功能、病例變化,所以,人應該順應四時的變化而養生,順從四時氣候的變化,適應周圍環境,使機體與大自然協調,使之健康長壽。
四時養生
“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經曆著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規律,它對人體的髒腑、經絡、氣血各方麵都有一定的影響,故而,順應四時變化以攝人體陰陽平衡,乃是中醫養生保健的基本原則之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具體闡述了如何四時養生,說“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誌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實寒變,奉長者少……”可見,四時確實是中醫理論係統中一個重要的網結。
春
春季為四時之首,陽氣開始升發,人體行為也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皮膚腠理由冬令的緊密轉為疏鬆狀態。在中醫“五行”學說裏,肝髒與春天同屬於“木”,肝氣當春而旺,肝的功能活動較旺盛,肝氣容易過盛或不及,因而肝病多在春季發生或複發。肝病患者在春季應注意保護陽氣,使之不斷充沛而避免耗傷。這一時期宜早睡早起,清晨散步緩行,右遠足踏青旅遊,使情誌舒暢,肝氣條達。注意保暖,避免內寒邪氣侵入而誘發肝病。
春季肝氣旺,肝木克脾土,容易損傷脾胃,因此,要嗬護脾胃。在飲食藥膳方麵,要多食甘淡健脾養胃之品,如山藥、扁豆、大棗、薏苡仁、蓮子等,少食酸味食品,以防肝氣太過。酒傷肝,肝病患者在任何季節都不可酗酒。陽氣升發,使人精神疲乏、四肢乏力、少氣懶言等,可服用提神益氣之品。如參棗湯,取黨參20克、扁豆20克、大棗10克水煎服,每日1次~2次。
夏
夏季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季節,也是萬物生長最茂盛的季節。此時,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氣血運行活躍,皮膚毛孔開泄,並通過出汗調節體溫。在養生保健上,既要防止因夏季雨水過多而濕邪內侵,又要防止暑熱耗傷人體氣陰。起居上,宜晚睡早起,中午小睡片刻,適當接受陽光的照耀,不可避熱趨涼、貪涼飲冷太過,如整天使用空調、吃冷飲而損傷陽氣。
飲食上宜多食用一些當令食品,如西瓜、番茄、黃瓜、烏梅、草莓、甜瓜等以消煩止渴、生津利尿、防止暑氣耗傷人體氣陰,但不宜過食生冷瓜果,以防脾胃損傷。藥膳方麵,可食用烏梅湯生津止渴,取烏梅20克、灸甘草6克,水煮沸,涼後即可服用。或“參苓白術粥”健脾化濕,取太子參、茯苓、白術等10克,加大米100克共煮為粥。夏季蚊蠅滋生,腸道傳染病容易流行,因此,應注意居住環境與個人的衛生,適當食用大蒜以預防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