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台灣高科技圈的防“鴻”陣線(2 / 3)

許勝雄的平心靜氣,相較於筆記本電腦代工亞軍、廣達計算機董事長林百裏的不爽,顯得是兩樣情。

郭台銘曾經親口承諾林百裏,不會跨入筆電代工,而廣達也一直是鴻海筆電連接器最大的客戶,雙方維持良好關係。前幾年,林百裏因癌症一度呈現半退休狀態;當時甚至有鴻海將並購廣達的傳言,直到林百裏病愈複出,傳言才不攻自破。

鴻海開始挖廣達的員工,挖走近60位工程師,讓林百裏心中有一股怨氣。他在公司內部會議中,不願意提到“鴻海”這兩個字,而暗諷“red sea(紅海,與‘鴻海’音似)以前不做筆電,red sea現在跳進來做,會被殺得很慘,我們已經跟red sea在不同層次了”。

林百裏還公開說:“挖走的都不是我們的好員工,挖過去也沒什麼成績。”

這顯示廣達不怕鴻海,林百裏信心滿滿。

但一名廣達高管無奈地坦白說,郭台銘一出手,大家壓力都很大。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則強調,在全球化的高科技分工體係中,不可能每個人都來做品牌,“總是有人要做製造”。富士康往上下遊整合速度極快,當然是其中翹楚,所以同業都要小心了。

“在過去,台灣企業大都傾向於水平的競爭,在成本壓力下,轉往垂直整並,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上下遊,全部搶單成一團,”拓撲產業研究所董事長陳清文觀察,科技公司的營運規模愈大,企業經營的方向都長得愈像,“現在全部都往三屏(電視屏幕、電腦屏幕與手機屏幕)發展,企圖找尋除了電腦以外的出海口。”

新任總司令李焜耀

在郭台銘並購奇美電子後,友達集團董事長李焜耀,也被視為防“鴻”陣線的新任總司令。

李焜耀創立“BENQ”後,因為品牌發展不順遂,所以他把較多的精力放在液晶麵板產業上。經過10年的發展,友達光電與奇美電子並稱為台灣“麵板雙虎”,全球市場占有率排老三、老四,略遜於韓國三星與LG Display(LGD)。

友達與奇美電也曾多次洽談合並,但始終沒有送作堆,反而被郭台銘搶親成功。在極端重視規模經濟的麵板產業中,友達因此失去了挑戰世界第一,一步到位的機會。

新奇美合並完成後,全球麵板市場占有率將達18%,超越友達的16%!不僅躍居台灣地區首大,更將取代友達,成為世界第三。

李焜耀的壓力,真的很重。郭台銘多次公開說,他的經營哲學是:市場中隻有第一名能賺大錢,第二名有點錢賺,第三名有時賺、有時虧,第四、五名都已是小賺大賠。

通用電氣(GE)前總裁韋爾奇(Jack Welch)也曾明言:“如果我們不能在一個領域裏坐到第一或者第二把交椅,通用電氣就會幹脆退出,或賣掉這個事業。”

也就是說,如果李焜耀擋不住郭台銘,不僅沒辦法繼續在全球舞台上競爭,自身營業收入獲利都會因此大幅減退。

“這些電子業的大老板該醒一醒了,再不加緊垂直整合的步伐,或采取某種形式的合作,遲早會被鴻海各個擊破。”這段話是台灣某筆記本電腦代工大廠的高階主管,看到群創與奇美電合並後,語重心長地提出的想法。

的確,在郭台銘不斷進軍各項產品領域的同時,整個信息產業正掀起一場“鴻海與非鴻海”之間的戰爭。

“誰是防‘鴻’總司令?”李焜耀在接受台灣記者采訪時,顯然不太滿意這稱號,但他必須接受的事實是:鴻海來了!

誰是郭台銘的接棒人

郭台銘:領導要獨裁為公

不可能的接班任務

鴻海裏頭沒有一個人對郭台銘不服氣,也因為這種人治式領導所塑造出來的企業文化非常強韌。

但換一個角度來說,鴻海不能沒有郭台銘。

對鴻海,郭台銘就是靈魂。“他(郭台銘)之於鴻海,更甚於張忠謀之於台積電。”技嘉科技董事長葉培城形容。

從2002年開始,郭台銘就預定2008年要提早交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