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聽了這句話,情緒激昂地回答道:“不!我決不是一個懦夫!”
就這麼簡單,普拉特的激勵就成功了。羅斯福接受了那些著名律師的救援,最終成了紐約州州長。
普拉特之所以能夠這麼順利地駕馭羅斯福,是因為他了解他的性情。
小時候的羅斯福是一個孱弱多病的小孩,但他勇敢地戰勝了自己的體弱與膽怯。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人們該如何戰勝恐懼,因此,他決不能容忍對自己的勇敢有絲毫的懷疑。正因為如此,別人的激將法就會在他身上產生效果。
170.在下屬的心中樹起目標
遠見固然重要,但這隻是你領導行動的一半,另一半則是要大家明白你的遠見和目標。你必須通過溝通使下屬目標一致。
假若你有遠大的目標,又能和別人溝通,雖然其他條件不佳,你仍然會成功。
1944年12月18日晚,美軍第51空降步兵團團長朱利安·艾威爾上校率領他的部隊抵達比利時的巴斯頓。兩天以前,德軍就已開始他們的亞耳丁作戰計劃。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所做的最後一次大攻勢。曆史告訴我們,這次戰役乃是戰爭結束前的反彈。艾威爾隻帶了不到1000人抵達戰場,而上級司令部無法告訴他敵情、友軍狀況……什麼情報都沒有。
但艾威爾有他的主見,並且和下屬作了良好的溝通。他告訴他們:“我們要攻擊德國人。”他們也就如此做了。他們阻止了德軍第27裝甲軍團三萬多人的進攻,迫使希特勒不得不改變亞耳丁作戰計劃。
馬丁·路德·金就曾這樣說過:“我有我的遠見。”假若你要別人跟隨你,你也必須有遠大的目標,而且要把這個目標立在下屬的心裏。
171.把大目標分解為小目標
很多人從小就知道,自己應該有遠大的目標和抱負。從小到大,我們好像每天都在為之忙碌,但實際上,過於遙遠的目標卻使我們無處下手,目標總是顯得那麼遙不可及。
火箭飛向月球需要一定的速度和質量。科學家們經過精密的計算得出結論:火箭的自重至少要達到100萬噸,而如此笨重的龐然大物無論如何也是無法飛上天空的。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科學界都一致認定:火箭根本不可能被送上月球。直到有人提出“分級火箭”的思想,問題才豁然開朗起來。將火箭分成若幹級,當第一級將其他級送出大氣層時便自行脫落以減輕質量,接著是第二、第三級火箭脫落,這樣火箭的其他部分就能輕鬆地逼近月球了。“分級火箭”的設計思想啟示我們:學會把目標分解開來,化整為零,變成一個個容易實現的小目標,然後將其各個擊破。這不失為一個實現終極目標的有效方法。
172.將計就計,激將用兵
這種手段的運用常常是用反語激發人的潛在能力,使之產生不服輸的心理,從而達到把工作做好的目的。
當曹軍將領張率重兵攻打葭萌關時,守將抵擋不住,連忙向成都告急。孔明聚眾將於堂上說葭萌關緊急,必須讓張飛回來。有人說,張飛屯兵瓦口,也是緊要之地,還是從帳中諸將中選一人去吧。
孔明笑著說,張是魏國的名將,除非冀德,無人可當。忽一人厲聲而出說:“軍師何輕視眾人耶!吾雖不才,願斬張首級,獻於麾下。”眾人一看,原來是老將黃忠。孔明說:“漢升將軍雖然勇敢,隻怕年紀大了,恐怕不是張對手。”張忠聽了白發都豎了起來說:
“我雖然老了,兩臂還能開三石之弓,渾身還有上千斤的力氣,怎麼不是張的對手?”孔明說:“將軍年齡接近70歲了,怎麼不老?”
接下去是黃忠為顯示不老,走下帳去拉弓掄刀,最後向諸葛亮保證:
但有疏虞,先納下這白頭。
果然,黃忠被諸葛亮一激,精神抖擻,鬥誌昂揚,一舉而破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