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智愚方:麵上愚憨,心底洞明(1)(3 / 3)

145.有為亦無為

有時候,裝得遲鈍一點倒比過於敏感更有利。曾經有三位日本人代表日本航空公司與美國的一家飛機製造公司談判。日方作為買方,美方作為賣方。美國公司為了抓住這次商業機會,挑選了最精明幹練的高級職員組成談判小組。談判開始時美方並沒有像常規談判那樣雙方交涉問題,而是展開了產品宣傳攻勢。他們在談判室裏掛滿了許多產品圖像,還印刷了許多宣傳資料和圖片。他們用了兩個半小時,三台幻燈放映機,放映了好萊塢式的公司介紹。他們這樣做,一是要加強自己的談判實力,另外則是想向三位日本代表做一次精妙絕倫的產品簡報。在整個放映過程中,日方代表靜靜地坐在裏麵,全神貫注地觀看。

放映結束後,美方高級主管不無得意地站起來,扭亮了電燈。此時,他臉上掛滿了得意的笑容,笑容裏充滿了期望和必勝的信念。他轉身向三位顯得有些遲鈍和麻木的日方代表說:“請問,你們的看法如何?”不料一位日方代表說:“我們還不懂。”這句話大大傷害了他此時的心情,他的笑容隨即消失了,一股莫名之火似乎正往上頂。他又問:“你們說不懂,這是什麼意思?哪一點你們還不懂?”另一位日方代表彬彬有禮、微笑著回答:“我們全部沒弄懂。”美方高級主管又壓了壓火氣,再問對方:“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們不懂?”第三位代表嚴肅認真地回答:“從關掉電燈,開始幻燈簡報的時候起,我們就不懂了。”這時,美國公司的主管感受到了嚴重的挫敗感。但為了商業利益,他又重放了一次幻燈片,這次速度比前一次慢多了。之後,他強壓怒氣,問日方代表:“怎麼樣?該看明白了吧?”然而,日方代表端坐在位子上,若無其事地搖搖頭。美國的高級主管一下子泄氣了,他灰心喪氣地斜靠著牆邊,鬆開他價值昂貴的領帶,顯得是如此心灰意冷,無可奈何。他對日方代表說:“那麼,那麼……既然我們所做的一切你們都不懂,你們希望我們做些什麼呢?”這時,一位日方代表慢條斯理地將他們的條件說了出來,他說得如此慢,以致美國高級主管毫無鬥誌地斜坐在那裏,稀裏糊塗地應答著。他的思維已經紊亂了,信念被摧毀了,根本未作什麼大的反抗。結果,日本航空公司大獲全勝,成果之大,連他們也感到意外。

大智若愚,不僅可以有為示無為、聰明裝糊塗,而且可以若無其事,裝作不置可否的樣子,不表明態度,然後靜待時機,把自己的過人之處一下子說出來,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146.好製度勝過說教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管理下屬離不開製度,好製度勝過一切說教。

關於如何經營企業,如何管理企業中的人,以及成功的企業最需要什麼樣的素質的問題,也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比如有人強調要有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有人看重充足的資金和高素質的人才,還有人倚仗良好的市場大環境和國家政策的傾斜,等等。這些各有側重的看法無疑都是正確的,也是企業發展所不可或缺的,但都隻是些硬件的要求。而對於軟件的要求呢?製度、文化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畢竟企業是關於人的組織,而人的複雜多樣的價值取向和行為特質,要求企業必須營造出有利於共同理念和精神價值觀形成的製度和文化環境,並約束、規範、整合人的行為,使其達成目的的一致性,最終有助於企業共同利益的實現。任何企業都需要規章製度。一套好的規章製度,甚至要比多用幾個管理人員還頂用。

無論製定什麼樣的規章製度,事前都要詳細了解實際形態。整理分析各類問題,再製定規則,這樣才有意義。若徒具冠冕堂皇的條文,而與現實情形背道而馳,則無異於一紙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