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智愚方:麵上愚憨,心底洞明(1)(2 / 3)

奧地利的談判代表布洛姆伯爵是玩牌的高手。他最拿手的牌戲是QUINZE,他經常表示可以從一個人玩QUINZE的方式來判斷他的性格。

談判的前一天晚上,俾斯麥裝作不知情並邀約布洛姆玩QUINZE。後來這位普魯士人寫道:“那是我最後一次玩QUINZE,我玩得那麼莽撞,沒有瞻前顧後,把每個人都嚇了一跳,我輸了好幾千塔拉,但是我成功地愚弄了布洛姆,因為他由此相信我是一個膽大妄為的人,而且很容易屈服。”俾斯麥確實表現得非常沒有頭腦。

布洛姆從俾斯麥玩牌的方式證實了俾斯麥喜好攻擊而且沒有頭腦。在他看來,攻擊性強的人可能非常愚蠢而且魯莽,像俾斯麥這樣的人能有什麼高明的技巧呢?

因此,在簽署條約時,布洛姆認為自己占了優勢,看都沒有看就簽了。等到墨水一幹,俾斯麥高興得大叫道:“噢,我真不敢相信居然能找到一名肯簽署這份文件的奧地利外交官!”俾斯麥的目的達到了,他成功地愚弄了布洛姆,簽了那份難得的條約。

通常,讓人們相信自己比你更聰明,他們就會喜歡你在身邊。因為在你的襯托下,他顯得更加了不起。泄露真實的智力往往得不償失,所以有必要在適當的時候隱藏自己的真實智力。如果人們不經意發現了事實——實際上你比表現出來的要聰明得多,他們會更加佩服你,因為不炫耀自己聰明才智的人實在太少了。

要知道如何偽裝自己。最有智慧的人經常靠偽裝獲得別人的信任,並從中謀取利益。有時候最高明的智慧往往表現出無知的樣子。

用智慧讓別人糊塗,這樣才能解除別人的防備。

144.不癡不聾,不作阿婆阿翁

一個企業的領導者,一個單位的負責人,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很多事要管,很多問題要處理。也許是工作上的,也許是生活上的,總是應接不暇。如果事無巨細,都想弄個清楚、明白,實在不是明智之舉。俗話說:“一塊好鐵能撚幾個釘?”因此,聰明的領導者,大都是大事清楚小事糊塗。

郭子儀是唐代中後期一位聲名卓著的大臣,曆仕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在平定安史之亂、討伐軍閥割據勢力、抵禦異族侵略等重大鬥爭中,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被四代皇帝視做國家棟梁,倚為朝廷柱石。

像這樣的大臣,皇帝自然是要極力籠絡住的,除了高官厚祿之外,婚姻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手段。唐代宗李豫將自己的女兒升平公主嫁給了郭子儀的第六個兒子郭曖。小兩口年紀相近,也常有吵架拌嘴的時候,有一次,兩人爭急了,郭曖年輕人,說話不知深淺,衝著升平公主喊道:“你不就仗著你的爹是皇帝嗎?告訴你,我爹還看不上那個皇帝的位子,讓他幹他都不幹!”

這簡直是大逆不道,憑了這一句話,就可以誅滅九族。升平公主大為惱怒,連忙坐車入宮,稟奏了父皇。唐代宗在這件事情上倒頗通情達理,他回答女兒說:“這就不是你所能了解的了。他的確是這個情況,如果他真想做皇帝,這個天下就不是咱們家所有了!”他安慰她一番之後,便讓她趕快回去。

郭子儀一聽到這個消息,立即將郭曖囚禁起來,自己入宮請罪。

代宗笑著說:“老百姓不是有句俗話嗎?不癡不聾,不作家翁。小孩子家閨房裏的話,哪裏值得認真!”

郭子儀雖然一塊石頭落了地,回去以後,還是將郭曖打了一頓。

唐太宗大度得可以,對於如此蔑視他的帝位皇權的話,居然一副和事佬的態度,這固然因為他了解郭子儀不是那種有野心的人,更主要的還是由於形勢迫使得他不得不采取息事寧人的態度。此時的唐朝,內有宦官專權,外有藩鎮割據,境外的少數民族還不時前來侵犯,真是所謂人心離散,國家危機。他迫切需要有郭子儀這樣有兵權、有戰功、有能力、有威望的重臣來支持他、保護他,他怎麼會為了小夫妻之間的口角而因小失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