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恩威錄:恩之以德,威之以法(2)(2 / 3)

109.善為下屬設置“台階”

下屬犯錯誤,肯定是有原因的,光攬責任是不行的,還要共同查找原因,尋求出路,這是你為下屬設置的“台階”。因為你這樣地幫助、理解、關心下屬,而不是訓斥、責備和怪罪他,一個聰明的下屬一定對你心存感激,覺得你是真正信任他的,是與下屬“同呼吸,共命運”的好主管。因而他會更加自責自慚,會下定決心,努力把工作幹得更好、更出色,以報答你的“厚愛”。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一位英國將軍舉辦了一次祝酒會。到會的除了上層人士外,還有一批作戰勇敢的士兵,酒會相當熱鬧、隆重。可在酒席中,一位從鄉下入伍的士兵不懂席上的一些規矩,竟捧著一碗用來洗手的水咕嚕咕嚕地喝了,頓時引來達官貴人、太太小姐們的譏笑之聲,那位士兵被羞得無地自容。這時,隻見那位將軍慢慢地站起來,端著自己麵前的那碗洗手水,麵向全場貴賓,充滿激情地說:

“我提議,為我們這些英勇殺敵、拚死為國的士兵們幹了這一碗。”

說罷,一飲而盡,全場頓時肅然,稍後人人都仰脖而幹。那位士兵已是淚流滿麵,感動不已。這位將軍適時地給了士兵一個“台階”,順理成章地把尷尬不已的士兵接下“台”。

110.問安視膳

問安視膳是封建製度的一種孝禮。我們把這一成語用在這裏,是要提醒領導必須出自真心關心下屬,從實際出發,誠心誠意為下屬著想,為下屬排憂解難。

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們基本上已不再為吃穿發愁,但他們很可能為別的問題而發愁。比如,孩子的上學問題一時難以解決,老人無人照顧,家離單位太遠,愛人身體不好等等。因此,作為領導一定要把下屬的疾苦放在心上,為下屬真正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樣,下屬才能追隨你。

據說有一天,一個急得嘴角起泡的年輕下屬找到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說是妻子和兒子因為家鄉房屋拆遷而失去了住處,要請假回家安排一下。因為當時業務很忙,人手較少,卡耐基不想放他走,就說了一通“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體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之類的道理來安慰他,讓他安心工作,不料這位下屬被氣哭了。他氣憤地說:“在你們眼裏是小事,可在我眼裏是天大的事。我妻兒都沒住處了,你還讓我安心工作?”卡耐基被這番話震住了。他立刻向這位下屬道了歉,不但準了他的假,還親自到這位青年下屬家中去探望了一番。

關心下屬疾苦,就是要站在下屬的角度,急下屬之所急,解決下屬的後顧之憂,這個道理是適用於任何組織的。一個優秀的領導,不僅要善於使用下屬,更要善於通過替下屬排憂解難來喚起他內在的工作主動性,要替他解決後顧之憂,讓他的生活安穩下來,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上。

111.善待“小人物”

鮮花是人人都喜歡的。作為管理者,如果想送給下屬鮮花的話,切記不要有厚薄之分,應該一視同仁,把鮮花獻給身邊所有的人,當然也不要忘了給小人物一份。

《戰國策》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中山君宴請都城裏的軍士,有個大夫司馬子期在座,隻有他未分得羊羹。司馬子期一怒之下跑到楚國,勸說楚王攻打中山國。中山君被迫逃走。逃亡時,他發現有兩個人拿著戈跟在他後麵,寸步不離地保護他。中山君回頭問這兩個人:

“你們是幹什麼的?”兩人回答說:“我們的父親有一次快要餓死了,你把一碗飯給他吃,救活了他。後來,我父親臨終時囑咐我們:‘中山君如果有難,你們一定要盡死力報效他。’所以我們決心以死來保護你。”中山君感慨地仰天而歎:“給予,不在於多少,而在於正當別人困難時;怨恨,不在於深淺,而在於恰恰傷害了別人的心。我因為一杯羊羹而逃亡國外,也因一碗飯而得到兩個願意為自己效力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