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須用權力,管人須依法度,權和法是相互依存的。沒有權,法即無所由;沒有法,權也無所用。管人,是為了讓人把事做得更好,更有條理,更有目的性,因此,必須有法可依;管事,是領導者為了達成某一特定的目標,必須集合眾人之力,借助相應的權力進行強製要求和強製執行,從而使事有所終,事有所成。必須有相應的權力強製要求和強製執行。因此,隻有權法相宜,才能使人事相合。
人是有思想的。百人百態,千人千麵。思想不同,秉性各異。就拿吃飯來說吧:有人喜歡吃甜的,有人喜歡吃酸的;有人喜歡吃辣的,有人喜歡吃鹹的……管人就如同管飯,須因人而異,區別對待,喜歡哪口喂哪口。如果不考慮到這些因素,不能對症下藥,工作就不得力,下屬不滿意,上級也不得意。所以管人要靈活,有權要做到不唯權,依法還要會變法。
第1節立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貞觀政要·公平》說:“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權衡所以定輕重,準繩所以正曲直。”意思是說:法律是治理國家的度量衡,是一切事物的準繩。權衡是用來確定輕重的,準繩是用來校正曲直的。企業的規章製度就是企業的法。因此,作為企業管理者,必須確立企業的法。沒有法,就沒有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86.崗位責任製公式
管理者要想管好一個企業,首先要確立崗位責任製。有了崗位責任製,使整個企業人人責權利分明,這樣一來,管理者才有章可循,有人可管。
某醫院新院長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麵實行崗位責任製。如一名護士的崗位責任製的內容是:(1)每天打掃一次病房;(2)按時為病人送藥;(3)按規定給病人更換衣服及被套、床單等。但是不知為什麼,醫院的工作依然沒有什麼大改變,出了問題還是大家都有理。有一次,一位病人大小便失禁,護士不給換床單,病人家屬找到院長,院長問護士,你的崗位職責裏不是有按規定給病人換床單那麼一條嗎,你為什麼不換呢?護士說:“我是按規定給他換過了,再要換,規定裏沒有啊!”院長想,規定就是自己批準執行的製度,搞了半天,還是自己錯。院長無奈,便請來人事專家為其“治病”。專家一看便知道毛病所在,他對院長講,毛病就出在你們的崗位責任製上,因為你們的崗位責任製隻是明確了護士要按什麼規定去做什麼,而沒有把護士來工作要產生怎樣的工作結果這個最重要的部分寫出來。比如,護士的崗位責任製是按醫院規定給病人換床單,保證病人的舒適。有了這麼一個共同目標,護士就會主動動腦筋如何去做好這項工作了。美國的警察一看到汽車拋錨就會主動去幫司機推車,因為他們的崗位責任製裏有一條:按照交通法規,指揮交通,查處違章,保證道路暢通。
院長恍然大悟,原來如此。自己在國外學人家職位描述隻學來了一半,現在知道了寫崗位責任製要按這個公式:按照什麼……做什麼……達到什麼結果。
87.把崗位管理作為管人軸心
以崗位管理為管人製度軸心,實際上就是指企業的管理內容及管理對象主要體現在對崗位的設計上,即某個企業一共應設有多少個不同的崗位,各個不同的崗位應有什麼樣的責任,同時又擁有什麼樣的權力和利益。然後再按照崗位的要求使人們競爭上崗,最後由崗位來選擇人;崗位選擇人之後,人就必須適應崗位的要求,也就是服從崗位的管理,按照崗位的責權利來辦事。實際上,這種以崗位的設計及崗位對人的管理為軸心的管理,是比較現代化的一種管理方式,它可以解決管理中的許多矛盾。
在以崗位管理為管理軸心的條件下,由於崗位的責權利是企業及競爭上崗的人都認可的,即當事者雙方都認可的,因而企業的管理製度已不再是企業單方麵要強製實行的規章製度,而是成為雙方在平等基礎上共同認可的規則。正因為如此,以崗位管理為管理軸心的企業管理方式更有利於調動被管理者的積極性,也可以更好地處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矛盾。從現實狀況來看,以崗位管理為管理軸心的管理方式,實際上是現在發展比較快的企業所選擇的管理方式。
88.完善信息反饋機製
信息反饋是一種普遍現象,並在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生物體內的穩定和平衡主要是借助於反饋控製實現的。人體內的血壓、體溫、血液酸堿度以及各種激素的含量,都是借助反饋控製而保持其穩定的。動物的本能活動也存在著反饋現象,例如,一隻老鷹在上空發現地麵上的一隻野兔並要捕捉它,鷹要不斷地調整自己飛翔的方向、速度,力圖縮小同野兔的距離,直到差距為零,這時也就抓住了野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