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心利經:衡之以心,驅之以利(2)(2 / 3)

美國這些“適宜工作”的公司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在給員工提供認股權的同時,還輔以其他福利手段,從而極大地激勵了員工,形成對員工強大的凝聚力。

作為企業管理者,無不希望自己的員工為實現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而不懈地工作,而職工也無不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滿足自身各級層次的需要。美國企業管理者正是以適當的物質手段來刺激員工,滿足了員工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且采取各種措施讓員工分享企業利潤,以喚起人們對欲望目標的向往和追求,並激發人的上進心,促進入們對自身社會價值的認識,讓員工在辛勤工作中既為企業的成長驕傲,又可以帶來自身財富的增長,從而更大地激發了工作的積極性。

77.運用好薪酬的激勵能量

在20世紀90年代,管理學家們開始認為薪酬是產生工作動機的媒介,也提出了很多具有創意的薪酬製度。理想的薪酬製度有三個目的:第一是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才能吸引有才能的人;第二是確保組織內部的公平,也就是要做到員工的同工同酬;第三是獎勵優良的工作業績,利用金錢獎賞達到激勵員工的目的。讚成使用金錢獎賞的一派學者認為,獲取金錢是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因為金錢可以維持每日的生活所需;績效獎金還可以強化員工的特定工作行為,例如許多公司在員工達到預定的年度業績時,用績效獎金或紅利來獎勵,利用金錢傳送公司對員工的期望。

金錢具有極大的方便性,是管理者把它作為激勵工具的原因之一,員工可以自由運用他所得的金錢來購買他所需要的一切。

薪酬的力量是巨大的。

薪酬激勵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當今,市場競爭激烈,技術日新月異,消費者的需求不斷變化,產品的壽命周期日趨縮短。這些都要求一個優秀的企業管理者應該巧妙地運用薪酬激勵和其他激勵方法來激勵下屬和員工,使他們圍繞企業的總目標,上下一致,齊心合力,實現企業的最大利潤,從而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員工的各種需要。

78.以財籠心

成大事者不著眼於一珍一寶,而看重那些能保有財物的東西——人心、土地、權力等。趙匡胤深諳此理,大把散錢去收買人心,換土地,穩權力,保平安。這就是趙匡胤以財籠絡人心的管人之道。

趙匡胤能散財分利,首先是他自己不愛財、不貪財,在錢財這點上想明白了。成大事者,很多人不看重財物和奢華的生活。因為財物太不穩固了,今天你可能富有一國,滿眼金銀,而明天可能就成了他人的階下囚,不名一文。而奢華的生活正是把人拖入不思進取、不圖遠景的勾魂牌。

趙匡胤當了皇帝後,他的家人曾對他說:“你當了這麼久的天子,難道不能用珠寶裝飾轎子,出入皇宮嗎?”趙匡胤說:“我以四海之富,完全可以將宮殿全部用金銀為飾,但要知道,我要為天下守財,豈可妄用?古人稱,‘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如果用天下的財富來奉養天子一個人,讓天下之人仰賴誰呢?”

剛奪了皇位後,邊境的安寧至關重要,因為外麵強敵林立,內部人心未穩,如果邊境再亂了,大局就失控了。趙匡胤選取最信任的人去守邊。但信任歸信任,利益歸利益。趙匡胤為了讓他們安心守邊,給予這些將領不少特權,如優撫他們的家屬,多給俸祿,加官晉爵,允許他們在轄區內從事貿易,特免征稅。他們每次來朝,太祖必定召來麵坐,厚為飲食和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