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決策與計劃(1)(3 / 3)

2.決策是充分發揮管理職能的重要前提條件,是管理的核心。

現代決策理論的創始人西蒙教授有一個精辟結論:“管理就是決策。”他認為,要經營好一個企業,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益,就必須具備有效的組織、合理的決策和良好的人際關係。三者之間,決策是基礎和核心,脫離了決策就談不上管理。西蒙認為,管理可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麵來看。縱向就是從管理的程序看,包括計劃、組織、人員配備、領導與指揮以及控製等。從橫向看,各項管理職能中都存在著如何合理決策的問題。例如,在計劃職能中,選擇什麼樣的目標,為實現這個目標如何分配人力、物力和財力;在組織職能中,如何建立合適的管理機構,如何劃分職權,如何選配各機構的管理人員;在領導職能中,采取什麼形式溝通上下級;在控製職能中,如何選擇控製手段和控製方法等。以上這些抉擇都是決策,決策是管理中最本質的東西。決策所涉及的麵很寬,上至國家領導,下至組織內的科長及班組長,都在他們的工作中進行著各種決策,隻是決策的重要程度和影響範圍不同而已。

3.科學決策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是完成現代化建設任務的根本保證。

決策將使我們避免盲目性和風險性。隨著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迅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人們的生活也更加複雜多變。領導者單靠個人經驗、才能進行決策已經遠遠不夠了。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領導者運用科學決策的手段和方法。如企業在對商品的生產和銷售等多種因素作出分析判斷後,才能對產品定位作出科學決策,從而在商戰中取勝。

決策具有社會性的特點,所以決策是否講求藝術,決定著行動效果的好壞。隨著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不斷發展,各個部門、各個領域聯係廣泛,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產生一係列連鎖反應。因此,成功的領導者,必須做到多謀善斷,科學決策,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決策過程

(一)確定決策目標

決策目標的確定是組織進行決策的起點,也是決策工作的歸宿,因為決策的最終目的就是要達到既定的目標。目標確定得不明確或不合理,往往就會導致決策的失誤。所謂決策目標,就是用來判斷方案優劣的標準。

確定決策目標的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基本步驟:通過對外部環境和組織自身狀況的研究分析,找出應達到的目標與實際狀態之間的差距;根據存在的差距,找出主要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根據主要問題,確定初步目標;對初步目標進行可行性分析,遇到有多個目標時,認真搞好多目標處理;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礎上,確定決策目標。

1.確定決策目標要解決的問題。

決策目標是由決策所要解決的問題所決定的。確定決策目標,必須對需要解決的問題從性質到產生的原因進行認真、全麵的分析。

解決問題首先就要找出差距,找出組織在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即從實際出發,分析在特定環境下實際達到的現實狀況與應達到的理想狀況有多大的差距。因為理想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受客觀條件的影響,所以,要找出差距首先要對組織活動的客觀條件進行科學的分析。而現實狀況主要是由主觀條件決定的,一個企業的主觀條件包括經營戰略與策略、經營管理水平等。

找差距有兩種基本方法:一是橫向分析法,即同國內外同類型組織的現實狀況進行對照,經過比較發現存在的問題,尋找差距的大小;二是縱向分析法,即通過對組織活動所麵臨的形勢及程度的分析比較,總結經驗教訓,以利於認清組織所麵臨的形勢及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改進的工作。

2.明確決策目標。

決策目標必須明確,不能含糊不清。否則,在以後製定、評價和選擇備選方案時,就會感到無所適從,難以遵循。決策目標應當具體、詳細,有具體衡量組織現實狀況的標準,不能抽象空洞。有些無法直接用量化指標表示的目標,可以采取間接表示的方式使其量化,如用評分法、百分比法等。

3.處理好多目標問題。

較複雜的決策問題,往往有多個目標,有時各個目標之間還存在一些矛盾。由於目標的多項性,造成決策標準的多元化,給決策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確定目標時,處理好多目標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