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管理理論的發展(5)(1 / 3)

(四)麥格雷戈的X‐Y理論

麥格雷戈(1906-1964),美國心理學家,他在1957年出版的《企業的人性麵》一書中,首次提出了“X理論和Y理論”。

1.X理論。

在麥格雷戈看來,每一位管理人員對工人的管理都基於一種對人性看法的哲學,或者一套假定。他把傳統管理對人的“經濟人”假定叫做“X理論”,其要點如下:

(1)人的天性都是好逸惡勞的,隻要有可能就會逃避工作。

(2)人沒有進取心,也不願意承擔責任,一般願意受人指揮。

(3)人漠視組織的要求,天性就反對變革,把安全看得高於一切。

(4)由於厭惡工作是人的本性,因此對人的管理必須采用嚴格的懲罰措施,對人進行強迫、控製、指揮與威脅,這樣才能迫使人努力實現組織的目標。

2.Y理論。

麥格雷戈認為,不論是科學管理還是行為科學,其管理方法都是以X 理論為依據的。隻不過科學管理采用的是“強硬的”管理方法,包括強迫、威脅,嚴密的監督和嚴格的控製等;而行為科學采用的是“溫和的”管理方法,包括態度隨和、講求關係融洽等。

但從20世紀初以來,從最強硬的到最溫和的各種辦法都試用過了,效果都不太理想。

因為采用強硬的辦法會引起工人的各種反抗,如磨洋工、敵對行動、組織好鬥的工會等;而采用溫和的辦法又會導致管理的鬆弛甚至放棄管理,結果大家保持一團和氣,對工作都滿不在乎。於是,較為普遍的傾向是采取“軟硬兼施”的辦法,即“溫和地講話,但手上拿著大棒”。這種“胡蘿卜”加“大棒”的方法在人們生活還不豐裕的情況下是有效的,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這種管理方法越來越不適用了,因為對於生活富裕的人來說,他們的行為動機主要是追求更高級的需要,而不是“胡蘿卜”(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因而,用指導和控製來進行管理,無論是強硬的還是溫和的,都不足以激勵人們的行動。

麥格雷戈提出了Y理論,並用它來代替X理論。Y理論是建立在對人性和人的行為的動機更為恰當的認識基礎上的新理論。其要點如下:

(1)人並不是天生就厭惡工作,工作對人們來講就像休息和娛樂一樣自然。

(2)外界控製與懲罰的威脅並不是促使人們向組織目標努力的唯一手段。人隻要50管理學原理與方法 作出承諾去完成一項工作,他就會自我指揮和自我控製。

(3)對任務所作的承諾與完成任務後所得到的回報成正比。這些回報中最重要的是滿足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它能促使人們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

(4)在適當條件下,人們不但能接受責任,而且能主動地承擔責任。

(5)在解決組織問題時,多數人都具有想象力和創造力。

(6)人並不是天性反對變革,他們之所以對組織要求采取消極或抵製的態度,通常是由於他們在組織內的遭遇所造成的。

(7)管理的基本任務是安排好組織工作的條件和作業方法,使人們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更好地為實現組織的目標和個人的具體目標而努力。這個過程主要是一個創造機會、挖掘潛力、排除障礙、鼓勵發展和幫助引導的過程。

行為科學家認為,Y理論給管理人員提供了一種對於人的樂觀主義看法,而這種樂觀主義的看法是爭取工人的協作和熱情支持所必需的。但是,奉行X理論的管理人員對此表示不同意見。有人指出,Y理論有些過於理想化了。所謂自我指導和自我控製,並非人人都能做到。人固然不能說生來就是懶惰而不願負責任的,但在實際生活中的確有些人是這樣的,而且堅決不願改變。對於這一些人,采用Y理論進行管理,難免會失敗。同樣,對於那些能夠做到自我指導和自我控製的人來說,X理論也未必奏效。

X理論和Y理論,究竟哪個更好呢?要視具體情況而定,這兩種理論都有存在的理由。這一點,已被後來的美國管理學家約翰·莫爾斯提出的“超Y理論”所證實。

莫爾斯認為,X理論並非全錯,Y理論也並非全對,實施管理方式要根據管理對象的性質和特點進行選擇,有些管理對象適合使用X理論,而有些對象則適合使用Y理論。

一般說來,文化素質較低的人,適合采用X理論的管理方式,文化素質較高的人,則適合采用Y理論的管理方式。

(五)布萊克的管理方格理論

羅伯特·布萊克,美國得克薩斯大學教授。他在1964年出版的《管理方格》一書中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