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管理理論的發展(3)(1 / 3)

(二)管理的五大職能

法約爾指出,管理是一種普遍存在於各種組織的活動,這種活動對應著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製等五種職能,並對這五大職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討論:

計劃:對有關事件進行預測,並以預測結果為根據,擬訂出一項工作方案。

組織:為各項勞動、材料、人員等資源提供一種結構。

指揮:使組織為達成目標而行動的領導藝術。

協調:連接、調和所有的活動和力量,使組織的各個部門保持一致。

控製:根據實際執行情況對計劃和指示進行檢查。

(三)管理的一般原則

法約爾認為,管理的成功不完全取決於個人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要能靈活地貫徹管理的一係列原則。

法約爾在《工業管理與一般原理》中提出了14項原則:

1.分工。

勞動專業化是各個機構和組織前進和發展的必要手段。由於減少了每個工人所需掌握的工作項目,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勞動的專業化,使實行大規模生產和降低成本有了可能。同時,每個工人作業範圍的縮小,也可使工人的培訓費用大為減少。

2.權力與責任。

法約爾認為,權力即“下達命令的權力和強迫別人服從的力量”。權力可區分為管理人員的職務權力和個人權力。職務權力是由職位產生的;個人權力是指由擔任職務者的個性、經驗、道德品質以及能使下屬努力工作的其他個人特性而產生的權力。個人權力是職務權力不可缺少的條件。他特別強調權力與責任的統一,有責任必須有權力,有權力就必然產生責任。

3.紀律。

法約爾認為,紀律的實質是遵守公司各方達成的協議。要維護紀律就應做到:

①對協議進行詳細說明,使協議明確而公正;②各級領導要稱職;③在紀律遭到破壞時,要采取懲罰措施,但製裁要公正。

4.統一指揮。

一個員工在任何活動中隻應接受一位上級的命令。違背這個原則,就會使權力和紀律遭到嚴重的破壞。

5.統一指導。

為達到同一目標而進行的各種活動,應由一位首腦根據一項計劃開展,這是統一行動、協調配合、集中力量的重要條件。

6.個人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

法約爾認為,整體利益大於個人利益的總和。一個組織謀求實現總目標比實現個人目標更為重要。協調這兩方麵利益的關鍵是領導階層要有堅定性並做出良好的榜樣。協調要盡可能公正,並經常進行監督。

7.報酬要公平。

報酬必須公平合理,盡可能使職工和公司雙方滿意。對貢獻大、活動方向正確的職工要給予獎賞。

8.集權。

集權就是降低下級的作用。集權的程度應視管理人員的個性、道德品質、下級人員的可靠性以及企業的規模、條件等情況而定。

9.等級鏈。

“等級鏈”即從最上級到最下級各層權力連成的等級結構。它是一條權力線,用以貫徹執行統一的命令和保證信息傳遞的秩序。

10.秩序。

秩序即人和物必須各盡其能。管理人員首先要了解每一工作崗位的性質和內容,使每個工作崗位都有稱職的職工,每個職工都有適合的崗位。同時還要有條不紊地精心安排物資、設備的合適位置。

11.平等。

即以親切、友好、公正的態度嚴格執行規章製度。雇員受到平等的對待後,會以忠誠和獻身的精神去完成他們的任務。

12.人員穩定。

生意興隆的公司通常都有一批穩定的管理人員。因此,最高層管理人員應采取措施,鼓勵職工尤其是管理人員長期為公司服務。

13.創新精神。

即不依靠上級指示而獨立行動的能力。給人以發揮主動性的機會是一種強大的推動力量,必須大力提倡、鼓勵雇員認真思考問題,具備創新的精神,同時也應使員工的主動性受到等級鏈和紀律的限製。

14.合作精神。

職工的融洽、團結可以使企業產生巨大的力量。實現集體精神最有效的手段是統一命令。在安排工作、實行獎勵時不要引起嫉妒,以避免破壞融洽的關係。此外,還應盡可能直接地交流意見等等。

法約爾指出這些管理原則是靈活的,不是絕對的。管理原則的數目可以有多有少,隻要被實踐證明是有價值的法則和程序,都會成為原則的一個組成部分。

(四)法約爾管理理論的創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