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管理理論的發展(2)(3 / 3)

(三)泰勒科學管理的意義

泰勒科學管理原理的誕生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其意義絕不亞於蒸汽機的發明所導致的工業革命。它不僅為當時的資本主義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也對當代乃至未來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具體來說,泰勒科學管理原理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發動了一場深刻的精神革命。

從表麵上看,泰勒的科學管理原理是為了解決工人的“偷懶”問題而創立的各種科學方法和措施,但從實質上看,它反映的卻是一場勞資雙方都必須進行的精神革命。對此,泰勒認為,“科學管理是任何公司或產業中工人方麵的一種切實的精神革命——是這些工人對待他們的工作職責、對待他們的同事、對待他們的雇主方麵的一種徹底的革命。

它同樣也是管理當局方麵的一種徹底的精神革命——是他們對待職責、對待他們在管理當局中的同事、對待他們所有的日常問題方麵的一種徹底的精神革命。如果沒有這兩者的徹底革命,科學管理就不會存在。科學管理的實質就是這種偉大的精神革命。”

2.開創了管理理論研究的先河。

泰勒科學管理的最大貢獻在於他所倡導的在管理中運用科學方法和科學實踐精神。他認為,管理部門和勞動者雙方都必須承認,在一切組織所進行的工作都要用調查研究和科學知識來代替個人的判斷或意見。這既是管理思想上的一個重要變化,也是用科學的態度研究管理的開端。他在長期的管理實踐中所進行的大量觀察和一係列試驗,不僅為科學管理理論的產生提供了豐富素材,同時也為以後的管理理論研究提供了方法論基礎。

3.創立了一整套科學的管理技術和方法。

在管理實踐中,泰勒采用時間研究、動作研究的科學方法,堅持操作程序、勞動工具、操作環境標準化等科學原則,建立起一套科學的管理技術和方法,來代替傳統的憑個人經驗、技能進行操作的舊方法。這些方法能夠在不增加工人勞動強度的情況下最有效地提高效率,從而改變了傳統管理中存在的工人勞動和企業主管理的隨意性。它不僅為工人找到了科學合理的操作方法和應采用的標準化的工具及設備,而且為管理人員實現科學有效的管理提供了依據,從而使工人與管理者之間、工人與機器之間的關係更為和諧。

4.奠定了管理成為科學的理論基礎。

管理思想產生的曆史源遠流長,人類曆史上的重大事件無不閃耀著管理思想的火花。但管理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從經驗上升到科學則完全得益於泰勒科學管理的貢獻。正是由於泰勒科學管理原理的誕生,才使管理成為一門科學。

但是,泰勒的科學管理也不是完美無缺的,由於受到曆史條件的限製和個人經曆的限製,泰勒的科學管理也存在諸多缺陷:如他把人仍看成是單純的“經濟人”,認為人的一切活動都出於經濟動機;隻重視技術的因素,不重視人的行為;隻注重解決作業效率,而不注重研究整體效率等。

二、法約爾的古典組織理論

在泰勒及其追隨者以提高生產效率為重點進行科學管理研究的同時,法國則誕生了關於整個組織的科學管理的理論,被後人稱為“一般管理理論”。該理論的創始人是亨利·法約爾(1841-1925),被譽為“歐洲偉大的管理學先驅”。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論對西方管理理論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法約爾在管理學上的貢獻,主要是把企業經營劃分為六類不同的活動,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職能和管理的14項原則,從而確立了管理普遍性的概念和一個全麵的管理理念。

(一)企業經營活動的分類

法約爾認為,無論企業規模大小,簡單還是複雜,它的各種活動都可以劃分為六大類:即技術活動(指生產、製造、加工等活動)、商業活動(指購買、銷售、交換等活動)、財務活動(指資金的籌措和運用)、會計活動(指貨物盤存、成本統計、核算等)、安全活動(指設備維護、職工安全等活動)和管理活動(包括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製五項職能)。各種人員應按照他在管理等級中所處的地位和所承擔的活動具備相應的能力。

在工人這一級,技術能力是最重要的,但隨著職位的上升,對人員的技術能力的要求降低,對管理能力的要求則提高,並且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管理能力顯得更加重要,而技術能力的重要性則隨之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