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和修養是男孩魅力的展現。氣質體現一種修養,修養體現一種文化,文化體現一種智慧,智慧加上善良體現出來的就是一種美德,就是一種人格魅力。
把你的男孩培養成一個有魅力的男子漢,媽媽就要讓他有教養、有禮貌、有愛心……
細節94:讓你的男孩遠離“娘娘腔”
媽媽提問:孩子不像男孩,有點“娘娘腔”,怎麼辦?
孩子小時候,大家都很喜歡他,說他長得可愛、秀氣,比小女孩還漂亮呢。可是現在孩子已經12歲了,我猛然意識到孩子似乎沒有男孩的調皮、搗蛋,相反,他倒多了女孩的一份恬靜和矜持,甚至還有點兒“娘娘腔”。更讓我擔心的是,周圍的人也改變了對他的態度,很多男孩都不願意和他在一起玩。
不僅如此,有一次,孩子還非常委屈地告訴我,大家不喜歡他,還背地裏叫他“林黛玉”。這該如何是好呢?
專家解答:幫男孩鑄造陽剛氣質
對於大部分的中國家庭來講,很多孩子都是由媽媽、奶奶、姥姥帶大的,而女性容易用本身的行為習慣影響孩子,讓男孩失去自身的特點。
男孩是未來需要頂天立地的男人,媽媽必須要在男孩的思想即將形成之時,給男孩灌輸“男子漢”的概念,幫助男孩鑄造陽剛之氣。比如,媽媽要教育男孩在與其他孩子接觸的過程中,表現出自己屬於男孩的獨特個性,並以此為榮,這樣通過男孩對自身性別及其相應行為的認同和喜愛,就容易遠離“娘娘腔”。
相反,如果孩子的生活中接觸女性的比例遠遠超過了男性,而媽媽又不能及時強化男孩的性別意識,那麼就非常容易讓男孩變成“娘娘腔”。
為媽媽支招:
第一,任何時候,不要在男孩麵前說“喜歡女孩”這類的話。
小男孩駱駱小的時候就知道媽媽不喜歡他,因為媽媽常對別人說:“家裏有個男孩真麻煩,哪像小女孩,安安靜靜的,也聽話乖巧,看看你家小女孩多可愛呀!”聽到媽媽這樣說之後,駱駱就開始朝著小女孩的方向努力,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改變,也能讓媽媽以自己為榮。於是,駱駱的一舉一動都參照鄰居女孩小蕊的做法。
開始的時候,媽媽覺得駱駱的轉變很有意思,很好玩,可是後來媽媽擔心這種情況會持續下去,不利於駱駱的成長,於是她問明了駱駱這樣做的原因,最後決定糾正自己的言行。媽媽鼓勵駱駱發揮自己男孩的特色,不但不再模仿小蕊,而且在關鍵的時候還要發揮自己的“男子漢”優勢,讓小蕊佩服自己。
果然,媽媽的改變和溝通解開了駱駱心裏的結,不久駱駱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顯示了自己作為小男孩的驕傲。
顯然,媽媽的態度或評價會直接影響男孩的成長,駱駱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不是駱駱的媽媽及時糾正自己的言行,可能駱駱長大後會變成一個“娘娘腔”。
第二,媽媽不要粗暴對待男孩的“娘娘腔”。
男孩出現“娘娘腔”的情況時,媽媽不要強製或打罵孩子,讓孩子改變,可以采取一些“溫和”的措施潛移默化地教育孩子。例如,如果有的男孩出現了女孩子的特點,總是愛和女孩子一起玩,有的時候還玩女孩子的遊戲,這時候媽媽正確的做法不是粗暴製止,而是引導男孩參加一些屬於男孩子的遊戲,讓男孩在角色體驗中改變“娘娘腔”,這樣可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小男孩琪琪愛和大院裏的女孩兒們在一起玩。他和女孩兒們一起學習,寫作業,周末的時候父母生意忙,顧不得照看他,他就獨自在家裏看電視。慢慢的,就養成了好靜的性格,說話也非常地柔和。
琪琪的媽媽發現琪琪有點“娘娘腔”的傾向,於是立即帶琪琪報了個跆拳道的輔導班,沒想到的是,琪琪從開始的拒絕學跆拳道,到後來的主動去學習跆拳道,慢慢地性格也開始發生了轉變,最後,他終於和班裏的男生打成一片了。他不但有了良好的體格,還有了屬於男孩的健康的、陽剛的氣質。
第三,給男孩適當的自由,不要輕易打壓男孩的“自信”。
有些男孩比較淘氣,但對於男孩犯的錯誤,媽媽要就事論事,不要惡意打擊,避免男孩向女孩化方向發展。媽媽要知道安安靜靜並不是男孩子的天性,男孩子的天性是活潑,而且調皮的孩子往往點子多,具有創造精神。所以,當孩子做的事情流露出破壞、控製等帶有雄性特征的本能時,媽媽一定不要一味批評壓製,應給予正確引導和鼓勵。
另外,媽媽在生活中不要打壓男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可以讓一個男孩的本色特征很好地展現出來,所以媽媽一定要給予男孩充分的自信和勇氣,讓他變得勇敢、堅強,富有小男子漢氣概。
細節95:男孩沒教養要及時糾正
媽媽提問:兒子的表現欠缺教養,怎麼辦?
兒子已經上五年級了,可是有時候他卻顯得沒有教養,讓我非常沒有麵子。他的言行舉止顯得非常不文明,例如:放學的路上他會和好幾個好朋友並排橫行,給別人造成不便;周末的時候,帶他去公園,他會雙腳踩在椅子上跳來跳去;碰掉別人的物品,他也不會拾起來或放回原位……我很擔心這些沒有教養的行為會給他的品行造成不良的影響,
請問我該怎麼做,才能改變他的這些行為呢?
專家解答:男孩沒有教養,媽媽必須及時糾正
現在很多媽媽可能對男孩沒有教養的行為缺乏必要的重視,她們認為男孩子天生淘氣,或許那些言行舉止粗魯的行為正好反映了男孩的不拘小節。
其實,教養並不是無傷大雅的小事,而是事關孩子人際交往和道德品行的大事。教養是男孩隨身攜帶的“護照”,這本“護照”比考個好成績重要得多,等男孩成年後這本“護照”將會為男孩贏得很多意想不到的發展機會。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男孩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加強自身修養的過程。如果媽媽隻重視男孩的成績,而忽視他的個人教養,任其無禮的行為、粗鄙的語言恣意發展,那麼男孩在將來就不會尊老愛幼,至於對他人、社會甚至自己的親人朋友產生尊重和愛這些高尚的情感,也是很難談得上的。
因此,媽媽一定要從男孩小時候就注重對他個人修養的培養,一旦發現男孩有缺乏修養的行為,一定要及時製止和糾正。
為媽媽支招:
第一,想要男孩有修養,媽媽一定要做好榜樣。
有教養的男孩就像是媽媽的一麵鏡子,孩子有無教養會直接地反映父母自身的素質。當有人誇獎“這孩子真有教養”時,其實也是對父母自身的一種肯定。
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是模仿父母的言行,如果媽媽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就很容易讓孩子模仿,從而讓他養成撒謊、說髒話等壞習慣。所以,當媽媽發現男孩有言行粗俗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檢討自己有沒有在孩子麵前做過類似的事情,比如說些不好的詞彙或者當著孩子的麵對別人撒謊等。如果有的話,要先向孩子做自我檢討,告訴孩子自己錯了,然後和孩子一起改正錯誤,這樣教育孩子的效果就比較明顯。
當然,媽媽為孩子做榜樣的時候,對於同樣的事情前後態度也要一致。如果自己前後的態度不一致,讓孩子覺得大人的原則和態度總是變來變去,會讓孩子感到迷茫,無所適從。
第二,男孩沒有教養的時候,媽媽一定要嚴肅製止。
男孩有無教養,既和媽媽平常的言行舉止有關,也和媽媽對待男孩缺乏教養時的態度有關。當男孩有缺乏教養的行為表現時,媽媽一定要堅決製止,決不姑息。
小男孩小羽和媽媽一起去商場。快到門口的時候,小羽迫不及待地推開門,然後手一鬆進去了。因為小羽推門用力比較大,所以彈簧門反彈的幅度也比較大,差點撞上緊跟其後的媽媽。
媽媽對小羽說:“你剛才鬆手,差點讓門撞上我,如果撞上我,你知道會怎麼樣嗎?”小羽無所謂地回答:“頭上撞出一個大包。”看到小羽無所謂的態度,媽媽變得嚴肅了,她說:“別不當回事,小羽,你知道你剛才的行為會給別人造成多大的傷害嗎?媽媽不是在跟你開玩笑,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看到媽媽嚴肅了,小羽也端正了態度,並表示願意改正。後來,走出商場的時候,小羽先看看後麵有沒有人,然後輕輕鬆手把門交給後麵那位,他的這一小小舉動,收獲了別人的好幾聲“謝謝”,當然也收獲了風度和教養。
第三,培養有修養的男孩,媽媽要讓他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所謂教養,就是人們約定俗成的一係列文化和品德修養,孩子要經過觀察、模仿、學習和實踐才能認識和掌握。當然,媽媽有目的、有意識地傳授和教育是讓孩子變得有教養的重要途徑。具體而言,媽媽可以通過一些具體的禮儀來規範男孩的基本行為,例如:走在大街上或者公園裏,不要隨地吐痰;吃完的果皮、果核要隨手扔在垃圾箱裏;在車站需要排隊等候上車;在十字路口要遵守交通規則,不要闖紅燈……這些行為看似平常,卻反映了一個人的文明程度,折射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
細節96:有禮貌的男孩人人愛
媽媽提問:孩子沒禮貌,也不會叫人怎麼辦呢?
我家男孩今年10歲了,他有點不懂禮貌,這一點讓我感覺很尷尬,有一個周末,家裏來了很多客人。孩子見到客人來了,也不打招呼,於是我隻能把他叫過來說:“快叫叔叔阿姨好。”可是孩子居然很漠然地看了看所有的客人,扭頭就回房間,這讓我非常尷尬。
還有的時候,我帶他出去玩的時候,見到了熟人,大家誇他,但是他卻是一臉的不禮貌,也不叫人,這可怎麼辦呢?
專家解答:讓禮貌成為男孩的標簽
媽媽一定要重視禮貌對於男孩成長的重要作用,要知道沒有禮貌的男孩,即使優點再多,可能都會給別人留下非常糟糕的印象。
這裏要給媽媽解釋一下,那就是不要以為男孩調皮就可以不講禮貌,有一些媽媽就走入了這個誤區。請想一想我們的習慣:在開會的時候要關掉手機,打哈欠的時候要捂上嘴巴,不使用那些冒犯別人的詞語等等。雖說這些都是一些小事,但卻對我們周圍的人產生著十分積極的影響,也充分體現了我們自身的素質。
對於我們的男孩來說,同樣如此,如果媽媽不能把這些日常生活中的良好習慣“傳授”給我們的孩子們,我們就不能使他們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人。這裏還要告訴媽媽們的是:孩子有沒有禮貌不是天生的,是後天培養出來的,隻要有正確的方法,就一定能把懂禮貌的標簽貼到孩子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