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軍事航空器的發展(9)(2 / 2)

旋翼係統為傳統的鉸接式旋翼,槳轂是鈦合金製成的,有揮舞鉸和擺振鉸,帶有阻尼器,沒有彈性軸承或軸向鉸。這種旋翼由8片等弦長槳葉組成,是世界采用槳葉片數最多的單旋翼。每片槳葉由一根管狀鋼質槳葉大梁和26個玻璃鋼翼型段件組成。段件內部用翼肋和加強構件加固,中間填以蜂窩填料,前緣有不可拆卸的鈦合金防蝕條。槳葉具有中等程度的扭轉角,槳葉厚度沿展向向槳尖方向變薄,後緣裝有調整片,可在地麵上按飛行狀態的需要進行調整。尾槳由5片玻璃鋼製槳葉組成,位於尾梁右側,鈦合金尾槳轂。為適應高寒地區使用,旋翼和尾槳槳葉均裝有電加熱防冰裝置。旋翼轉數為132轉/分。傳動係統包括V-26風扇冷卻的主傳動係統。主減速器傳動功率為14710千瓦。單發工作時傳動功率8500千瓦。尾傳動軸位於座艙頂。機身傳統的全金屬鉚接的半硬殼式吊艙尾梁結構。蛤殼式後艙門,備有折疊式裝卸跳板。尾梁下表麵平直。

為了防火發動機艙用鈦合金製成。垂直尾麵向左偏置。尾槳安裝在垂直尾麵右側。水平尾麵位於垂直尾麵與尾梁的交接處。

卡-50武裝直升機

卡-50,原編號為卡-136,是蘇聯卡莫夫設計局研製的新型共軸反轉旋翼武裝直升機。北約組織給予的綽號“噱頭”,俄軍將其命名為“黑鯊”或“狼人”。卡-50於1977年完成設計,原型機於1982年7月27日進行首次飛行,1984年首次公布,1991年開始交付使用,1992年底獲得初步作戰能力。

卡-50主要用於完成反坦克任務,此外還可用來執行反艦/反潛、搜索和救援、電子偵察等任務。卡-50采用了很多先進技術,如紅外抑製技術、紅外誘餌撒布裝置和裝甲、先進的火控技術。1996年,卡莫夫設計局公開了卡-50的雙座型卡-52,俄軍將其命名為“短吻鱷”。卡-50與卡-52協同作戰,形成黃金搭檔。

AH-1武裝攻擊直升機

AH-1“眼鏡蛇”是貝爾公司為美國陸軍專門研製的世界上第一種“專門設計的專用的”武裝攻擊直升機。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陸軍根據越南戰場上的實際需要,迫切要求迅速提供一種高速的重裝甲重火力武裝直升機,用來為運兵直升機提供沿途護航或為步兵預先提供空中壓製火力。因為當時用普通運輸直升機臨時加機槍改裝的火力支援直升機不僅速度慢,而且無裝甲保護,火力也不強。

AH-1“眼鏡蛇”直升機由於其飛行與作戰性能好,火力強,被許多國家廣泛使用,並幾經改型。AH-W“超眼鏡蛇”直升機是新近推出的最新型反坦克直升機。該機更突出了高溫高原性能,具有全天候晝夜作戰能力和一定的空戰/自衛能力。貝爾公司1989年又發展了4槳葉的AH-1(4B)W“毒蛇”直升機,采用了先進無軸承旋翼,載運能力將提高1倍,飛行性能也將有較大提高。

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AH-64“阿帕奇”直升機是美國最先進的具有全天候晝夜作戰能力的武裝直升機,由美國原休斯直升機公司研製,編號休斯77型。AH-64直升機於1975年開始研製,主要用於反坦克作戰。與其他直升機相比,“阿帕奇”的突出特點是:一是火力強,它以反坦克導彈為主要武器,另外還有機炮和火箭等;二是裝甲防護和彈傷容限及抗墜性能好;三是飛行速度快;四是作戰半徑大,可達200千米左右;五是機載電子及火控設備齊全,具有較高的全天候作戰能力和較完善的火控、通信、導航及夜視係統;六是具有“一機多用”能力。

在第一次海灣戰爭實施大規模空襲前22分鍾,8架“阿帕奇”攻擊直升機從750千米外的基地起飛,發射了3枚“海爾法”導彈,導彈沿著波束飛向伊拉克西部兩個地麵雷達站,不到2分鍾,就徹底摧毀了它,從而為空襲部隊提供了安全走廊,保證了空襲成功。

其後,AH-64“阿帕奇”直升機又以單機摧毀23輛坦克的紀錄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