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軍事航空器的發展(6)(2 / 3)

B-2的主要參數

B-2A轟炸機機身長20.9米,高5.1米,翼展52.12米,最大載重18144千克,實用升限15240米,正常起飛重量152635千克,機上裝有4台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出產的F118-GE-100型渦扇發動機,每台發動機推力7854千克,機組人員2名,飛機在空中不加油的情況下,作戰航程可達1.2萬千米,空中加油一次則可達1.8萬千米。每次執行任務的空中飛行時間一般不少於10小時,美國空軍稱其具有“全球到達”和“全球摧毀”能力。

B-2A隱身性能首先來自它的外形:采用翼身融合的扁平無尾飛翼機體,機翼前緣為直線,機翼後掠33毅,飛機頭部到翼尖成銳角,機翼後緣成雙“W”鋸齒形,外形像一隻巨大的黑蝙蝠。巨大的鋸齒狀後緣由10條直的邊緣組成,從而可使雷達波從後緣和上沿兩個方向反射出去,以較大的角度偏離飛機的尾後區域。B-2A無垂直尾翼,這就大大減少了飛機整體的雷達反射截麵。機體下方沒有設置武器艙或武器掛架,連發動機艙和起落架艙也全部埋入到了平滑的機翼之下,從而避免了雷達波的反射。另外,機翼前緣全部包覆一層特製的吸波材料。位於機翼前部、內裝雷達掃描天線陣列的兩個方形突出部件,也采用了特殊的吸波材料。此外,B-2A的整個機體都噴塗上了特製的吸波油漆,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敵方探測雷達的回波。

B-2A飛機的整個機身,除主梁和發動機機艙使用的是鈦複合材料外,其他部分均由碳纖維和石墨等複合材料構成,不易反射雷達波。並且這些不同的複合材料部件不是靠鉚釘拚合,而是經高壓壓鑄而成。整個飛機的雷達反射截麵積隻有0.1~0.001平方米,與一隻小鳥相當,僅為B-1B的1/100~1/10。

所有的武器係統都隱藏在機體內,機身外無任何武器掛架,在機身內裝有旋轉式發射架,連發動機艙和起落架艙也全部埋入到了平滑的機翼之下,既減少了飛行阻力,又可以有效避開雷達探測。飛機采用了能吸收雷達波的蜂窩結構,飛機外表麵的材料及灰色塗料都有減少雷達波的反射、熱輻射的特點。

B-2A飛機的發動機進氣口放置到了機翼的上方,呈S狀,可讓入射進來的探測雷達波經多次折射後,自然衰減,無法反射回去。發動機噴嘴則深置於機翼之內,也呈蜂巢狀,使雷達波能進不能出。此外,發動機構件內還裝有氣流混合器,它能將流經機翼表麵的冷空氣導入發動機中,持續降低發動機室外層的溫度。噴嘴呈寬扁狀,使人在飛機的後方無法看到噴口。特別是由於采用了噴口溫度調節技術,噴嘴部分的紅外暴露信號大為減少,飛機的隱身性能大為增強。此外還將氯氟硫酸噴混在發動機排出的尾氣中,以消除發動機的目視尾跡,最終達到隱身目的。

B-2的動力裝置是4台通用電氣公司的F118-GE-110無加力式渦扇發動機,單台發動機的最大單位推力可達7854千克。這樣強大的動力係統使B-2飛機能進行超音速飛行,並保證152635千克的最大起飛重量。B-2在不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況下,作戰航程可達1.2萬千米,如果在空中加油一次則可達1.8萬千米。

B-2的設備

B-2A飛機上有許多先進的機載電子係統,如偵測、導航、瞄準、電子對抗等係統,B-2A偵測雷達為AN/APQ-181型陣列雷達,由休斯公司製造。具有頻譜較窄、信號不易被敵截收的優點。這種電子掃描式陣列雷達係統,內有2片雷達天線陣列,特點是不需外加旋轉或擺式天線,隻通過信號陣位的改變和組合,就可對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進行掃描。工作頻率在12~18吉赫,旁波瓣極小,抗電子幹擾的能力很強。工作模式共有21種,最突出的是合成孔徑雷達工作模式和反合成孔徑雷達模式。前者主要用於掃描陸地地貌,可清晰地獲取161千米距離內地表的掃描圖像,供飛機對地麵目標轟炸時使用;後者則主要用於識別和捕捉海上目標,最遠有效距離可達128千米。B-2A轟炸機可使用地形匹配和地形規避技術,使其能貼地低空突入敵方空域去實行轟炸任務。

B-2A上還配有先進的NSS導航係統。該係統內包括兩種導航設備,一種是慣性導航單元,一種是NAS-27型天文導航單元,分別為B-2A提供先進的自動導航和最常用的星座對位導航方式,雙重確保飛行安全。機上的目標瞄準係統采用的是全球定位輔助瞄準係統,可將選定的目標鎖定並放大四倍,方便機組人員對目標的識別和瞄準,從而提高炸彈的命中精度,炸彈擊中目標的誤差通常小於6米。B-2A還帶有型號為APQ-50型的電子對抗係統。該係統既可為飛機提供雷達預警,又能迅速偵悉敵方雷達所處的方位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