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軍事航空器的發展(5)(1 / 3)

相比起來,如果使用坦克炮從上麵攻擊坦克最為脆弱的頂部裝甲,作戰的效果要好得多。對於一個有經驗的斯圖卡G型飛行員,隻用一二發炮彈就可以摧毀一輛坦克。在Ju-87G服役的期間,擊毀了數千輛蘇聯各種坦克,很大程度上幫助德國人抵抗了紅色裝甲洪流。

英國“蘭開斯特”轟炸機

“蘭開斯特”轟炸機是“二戰”期間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的主戰機種,在性能上能與美國的B-17轟炸機相媲美。這是一種可對區域目標進行密集轟炸,而不是對點目標進行精確轟炸的夜間轟炸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英國空軍實施夜間進攻最成功、最著名的轟炸機。蘭開斯特轟炸機的最大載彈量達22000磅(約10噸)。在實施區域空襲時,可以投擲巨型圓柱體重磅炸彈,巨大爆炸當量可以產生無比的破壞威力。“蘭開斯特”累計出擊156192架次,高居全英之首!累計投彈608612噸,占英國皇家空軍戰時總投彈量的2/3!

蘭開斯特轟炸機於1941年開始服役,配備了1280馬力的勞斯萊斯“梅林-20”發動機。後期改進中,除了對發動機功率和個別細節有所提高外,蘭開斯特係列並無其他大的改進。整個服役期間,蘭開斯特係列累計生產量達到7377架。

“蘭開斯特”飛機采用梯形懸臂中單機翼常規布局,4台發動機均安置在相對較厚的機翼上。

近矩形斷麵的機身前部,是一個集中了空勤人員的駕駛艙,機身下部為寬大的炸彈艙,橢圓形雙垂尾和可收放後三點起落架。“蘭開斯特”彈艙內可靈活選掛各式航空炸彈,除250磅常規炸彈外,還可半裸懸掛4000磅、8000磅、12000磅直至22400磅(1磅抑0.45千克)的各式大型炸彈,用於對特殊目標的打擊。自衛武器是8挺7.7毫米口徑機槍,分別裝在機頭和機背的雙管炮塔以及機尾的四管炮塔上。蘭開斯特必須應付德國的高射炮火和戰鬥機,它麵對的是裝備雷達的德國夜間戰鬥機。

作為戰時英國最大的戰略轟炸機,以夜間空襲為主要作戰手段,幾乎包攬了全部重要的戰役、戰鬥任務,以意外少的損失,贏得了巨大戰果,為反法西斯事業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美國波音B-17轟炸機

波音B-17又被稱為“飛行堡壘”,它也許是“二戰”中美國製造的最著名的重型轟炸機,它的聲望遠超過了生產數量更多的同胞:聯合公司的B-24解放者。美國一共生產了12677架B-17,到1944年8月,美國陸軍航空軍至少已有33個B-17轟炸機大隊部署在海外作戰。

1943~1945年間,美國陸軍航空軍在德國上空進行的規模龐大的白天精密轟炸作戰中,B-17由於優異頑強的表現而聲名大振。“飛行堡壘”具有優良的高空性能與出色的抗損能力,往往在遭到巨創後仍能繼續飛行,而且在後期的改進型號中,B-17裝備了更強大的防禦武器,安全性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這些因素都增加了飛機在戰鬥中的存活率,挽救了許多機組成員的生命。

B-25轟炸機

B-25是北美公司在“二戰”期間研發的產品,被譽為“二戰”全球戰場中最為優秀的中輕型轟炸機之一。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B-25主要是在太平洋戰場發揮作用。雖然B-25的航程依舊很短,但是猛烈地掃射使它成為一種令人生畏的武器。

B-25的改進型B-25G擁有對地麵的強大攻擊能力,這種能力來源於其機鼻裏安裝的77毫米口徑加農炮。這是“二戰”實戰中最大口徑的機炮,用來對付運輸船和登陸艇等移動迅速的小型船隻非常有效。同時,B-25G機頭還裝有4挺(機身兩側各裝有2挺)12.7毫米口徑的機槍,使得B-25具有了強大的掃射能力。

B-25的成名還因為在1942年執行了轟炸東京的任務,雖然這次轟炸並未對日本形成大的實質性的傷害,但是其戰略意義是非常巨大的。當時日本偷襲珍珠港得手,並且在太平洋戰場上屢屢取得勝利,成功地控製了西太平洋。經過太平洋戰場上的屢戰屢勝,日本軍隊士氣高昂,美軍則因屢受打擊而士氣低落。在這樣的背景下,轟炸東京的計劃就應運而生了。因此這個計劃從製訂出來就表明了形式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旨在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

但是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美國航母上的艦載機作戰半徑較小,如果采用艦載機作為轟炸主力,必須讓航空母艦駛近日本本土達到作戰半徑才能進行空襲。而航母駛近日本本土,又會遭受日軍本土上的轟炸機的威脅,一旦航母遭受損失,則會得不償失。經過精心策劃後,美國軍方決定讓“大黃蜂”號航母載著空軍的16架B-25轟炸機前去完成這項任務。經過測試,B-25轟炸機恰好能夠從航母上起飛,但是無法降落在航母上。這意味著轟炸東京是一條“不歸之路”。美國軍方策劃轟炸機完成任務之後徑直往西飛行,在中國內地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