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軍事航空器的發展(4)(3 / 3)

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是“二戰”期間最著名的轟炸機,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德國在這種轟炸機的幫助下成功發動閃電戰,開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斯圖卡轟炸機從1938年開始服役,僅1938年一年就生產了950架。在“二戰”開始之前,德國空軍就已經裝備了9個俯衝轟炸機團,共350架斯圖卡轟炸機。斯圖卡轟炸機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它的機頭冷卻進氣口裝有一個發聲裝置。這讓斯圖卡在俯衝時能夠發出一種極為尖銳的聲音,以製造一種恐怖心理,打擊了敵人士氣。

1939年9月1日,德軍撕毀《日內瓦協議》,發動對波蘭的全麵進攻,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爆發。在對波蘭的整個會戰中,德軍出動了200多架斯圖卡轟炸機攻擊波蘭重要據點和保護德國的突進機械化部隊。

其中140架Ju-87對華沙市附近的橋梁、炮兵陣地、街道和鐵路進行了大規模準確的轟炸,摧毀了波蘭人精心修築的大量堅固據點,迫使失去了重要據點的十多萬華沙守軍投降。9月16日,斯圖卡襲擊了布祖拉河兩岸的許多渡口,當場擊沉了海爾港內1540t的“韋佛爾”號驅逐艦及“克裏夫”號布雷艦。

9月9日,15萬波蘭軍隊終於會合到一起,它們向波茲南的德軍發動大舉進攻。

但是此時德軍的空軍聯絡小分隊已經和巡航的斯圖卡聯絡上,衝鋒的波蘭人還沒有遇到德軍的地麵部隊就遭到大批斯圖卡的轟炸。

在整個對波蘭的戰役中,斯圖卡大顯神威,僅僅損失了38架,大約占參戰斯圖卡總數的10%(這個數字少於德國空軍的平均戰損——18%),這也成就了斯圖卡轟炸機的赫赫聲名。但是由於大部分波蘭空軍主力在開戰一周內就失去戰鬥力,而且波蘭軍隊也缺少足夠的防空武器,使得斯圖卡的一些缺點被掩飾了。這些缺點在之後的戰役中集中爆發出來!

在1940年爭奪丹麥和挪威的戰爭中,斯圖卡表現得仍然十分出色,除了用精確的投彈支援德國步兵以外,斯圖卡R型還曾成功封鎖了海岸線,切斷了英國遠征軍對這兩國的支援。但在隨後的法蘭西戰役中,斯圖卡的很多問題集中體現出來。

首先,斯圖卡的速度很慢,機動性很差。如果沒有足夠的己方戰鬥機保護,在敵方的戰鬥機攻擊下,斯圖卡打不過又逃不掉。其次,斯圖卡的機身較為脆弱,關鍵部位沒有裝甲保護。如果遭遇到敵軍防空火力和敵軍戰鬥機的襲擊,很容易戰損。最後,斯圖卡的航程較短,需要占領敵軍的機場予以使用,這在戰時並不容易。在大不列顛戰役中,斯圖卡就因此吃了大虧。會戰一開始336架Ju-87B參與對英國的轟炸。但是德軍主力Bf-109戰鬥機的航程太短,無法全程保護轟炸機。在英國上空斯圖卡經常在沒有護航的情況下遭遇英國機動性極強的噴火式和颶風式的打擊。斯圖卡根本無法對付,曾經一天之內被擊落30架。為了避免更重大的損失,德軍停止了使用斯圖卡轟炸英國。

Ju-87DD型是斯圖卡的最終版本,也是最完美的型號。它是在Ju-87B的基礎上,根據法蘭西戰役和大不列顛戰役的教訓進行的最終改進型。它主要針對斯圖卡的三個主要缺陷:航程短、空戰能力差和對地空武器防禦能力差進行了完善。采用新式的1400馬力的尤莫211J型引擎。全新的引擎讓飛機時速提高到400千米以上,航程擴大到1200千米,載彈量也增加到1800千克(載彈量相當於一般的輕型中空轟炸機了)。為了提高空戰能力,在後艙換裝了一挺雙聯裝MG17機槍,增加了飛機的自衛能力。為提高對地麵武器的防禦能力,在關鍵部位加裝了重達1000千克的裝甲。這種設計使得飛機在俯衝的時候可以承受機槍和小口徑火炮的打擊。D型除了保留斯圖卡係列差勁的機動性能以外,整體作戰能力比B型提高了一倍左右。整個D型作為斯圖卡的主力機型,“二戰”期間一共生產了3000架。

Ju-87G型是斯圖卡係列的反坦克型,它的最大特點就是機翼二側改裝二門37毫米Flak18型長管反坦克炮,配有24枚鎢芯穿甲彈,初速高、穿透力強,火力十分強大。該飛機1943年改裝成功,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開始大量使用。其實這也是德軍無奈的舉動。德國在進攻蘇聯以後很快發現自己的主力坦克都無法和蘇聯主力T-34坦克對抗。

傳統的斯圖卡的反坦克作戰,都是以近距離投擲炸彈,用破片將坦克摧毀。

這對於英、法裝甲薄弱但是機動性強的坦克很有效,但是很難破壞裝甲厚重的蘇聯坦克。曾經有過30架斯圖卡空襲一支集結的蘇聯坦克部隊,結果斯圖卡投出了全部的炸彈,隻摧毀了一輛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