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可以在很遠的距離上發現小型或具有隱身能力的巡航導彈和飛機,使得F-15C戰鬥機有足夠的時間在對方還沒有來得及發現自己時,將其擊毀。它可以向掛載AIM-120C增程先進中距空空導彈的F-15戰鬥機提供先驗目標信息。在導彈飛行過程中,雷達還可提供修正信息,以便提高命中精度。過去對遠距離小型目標的探測任務是由米波雷達來完成的,但是它的精度較低;目前E-10A的AESA雷達可以實現遠距離、高精度的探測目的。新型的AESA雷達還為它的載機F-15C本身的雷達截麵積的減小作出貢獻。因為對於傳統的機械掃描雷達,當它的天線探測到目標時,正好是它的天線平麵對準目標,因此,也就形成了很強的反射;如果說在前一時刻敵方還沒有發現你,這時他將發現你。而AESA雷達天線陣麵是固定安裝的,並同飛機縱軸有幾度的夾角,如同F/A-22的雷達一樣,其天線陣麵的反射是很小的。
盡管APG-63(V)2雷達有上述種種優點,但仍然將被更為先進的APG-63(V)3所代替。因為前者需要太多的冷卻和供電。飛機要為裝載這樣的雷達進行大量的改裝工作。另外,由於雷達太重,還要在飛機尾部加裝600磅(272千克)的配重,以便平衡飛機的重心。這時改裝後的飛機將比原來飛機增重1000磅(454千克)。這對飛機的航程和油耗沒有太大的衝擊,但對飛機的機動性卻有一定的影響。這將通過配備高機動的AIM-9X近距空空導彈(射程為22~30千米)和頭盔瞄準係統加以彌補。雷聲公司研發的新型APG-63(V)3雷達同F-15C原型的機械掃描雷達V1相比重量基本相同,因此不需在飛機尾部加裝配重;同時,原型飛機的供電也可以滿足APG-63(V)3雷達雷達的要求。APG-63(V)3雷達的後勤保障需求大為降低,極大地增加了部隊的機動能力。APG-63(V)2雷達的AESA天線采用“磚塊”結構;APG-63(V)3雷達則采用“瓦片”結構(即為F/A-18E/F改裝APG-79AESA雷達所采用的一種更小型的AESA結構形式)。V3型的AESA陣麵將可減重240磅(109千克)。同時,V3型雷達的故障診斷能力也有大幅度的改善。
盡管APG-63(V)2雷達采用的是第一代AESA技術,飛行員們還是對其褒獎有加,並希望把它配載在更多的飛機上。空軍官員關切的是如何在戰術使用上更有效的發揮AESA雷達的作用,是否能夠形成對多個來襲巡航導彈的攻擊幾何圖形,是否有足夠的空空導彈實施攻擊。因為你已經有了不會漏掉任何一個目標的探測手段。空軍官員還表示,準備增加F-15的外掛載荷,把現在還沒有利用的翼尖掛點掛載AMRAAM導彈或是把內側的AIM-9X近距導彈移至翼尖掛架,而把騰出來的內側掛架掛載AMRAAM導彈。戰鬥機雷達的另外一個不足是其有限的視場。雖然V2已經比原來裝載的雷達視場有所增加,但是仍然不能達到全方向。飛行員希望用數字雷達告警接收機,如ALR-69A(V)來填補那些雷達還不能覆蓋的空域。
2004年12月,根據美國空軍授予的一份總額600萬美元的任務合同,MTC技術有限公司領導的項目組將努力改善F-15戰鬥機數據鏈(FDL)間的係統接口以及戰術空中導航(TACAN)傳輸信號。項目組成員還包括ARINC公司和傳感器係統有限公司。升級工作將包括裝配改進的戰鬥機數據鏈和戰術空中導航傳輸信號的原型天線、相關係統測試以及為F-15機隊改進製造更新係統。
2005年10月,第64“侵略者”中隊是目前美空軍唯一的空戰假想敵中隊,美空軍在2006年某個時候為它裝備大約8架F-15戰鬥機,補充其現有的12架F-16戰鬥機,使之達到滿編狀態。這些飛機都將采用獨特的褐色或藍色塗裝,使之在美空軍的“紅旗”和其他演習中易於識別。在20世紀70~80年代美空軍曾有4支滿編的AS,其中1支部署在英國,1支部署在菲律賓,剩下的2支部署在本土內華達州的內利斯空軍基地。它們在空戰中模擬蘇聯戰鬥機的特點及戰術,與美空軍及其盟國空中力量的飛行員進行對抗演練,訓練了數千名飛行員。但是,防務預算的減少使其規模在1990年曾縮小到隻剩7架F-16,而這些飛機及其機組人員都被吸收到“紅旗”中隊中,組成了名為“對手戰術分隊”的建製。2003年該分隊又被重編為第64中隊,並補充了5架F-16。目前,第64中隊的活動包括支持F/A-22戰鬥機的作戰測試、在每次“紅旗”演習中扮演“紅軍”、參加每年在加拿大舉行一次的“楓葉旗”多國空戰演習等。第64中隊指揮官保羅·哈夫曼中校表示,美空軍在許多方麵都需要AS的支持,因此它的恢複是有意義的。美空軍所有戰鬥機部隊的指揮官們都希望能通過AS了解對手,使自己能趕上威脅增長的速度。為此,第64中隊在美空軍許多基地向新飛行員傳授空戰理論,而不僅僅是在“紅旗”演習中。該中隊還將發起“引路”活動,把自己在訓練方麵的專長傳授給美空軍其他作戰部隊,近幾年該中隊增編新機和對手教官飛行員為其提供人力物力基礎。由於美空軍作戰部隊平時的訓練已相當繁忙,故采用上門授課方式可減輕其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