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類航空發展曆程(3)(1 / 2)

公務航空是一種非常安全有效的旅行方式,能使人力和時間的效率最大化。對乘客來說,利用公務航空不僅能夠節約雇員的時間,增加途中的效率,使非商務時間最小化;還能夠確保行業機密,反映一個企業的正麵形象,並滿足個人對旅途安全性和舒適性的要求。

乘坐公務機旅行,是企業良好經營業績的展現。它將集中體現公司對時間和效率的極大關注,樹立蓬勃向上的企業形象。用公務機接送重要客戶也將給客戶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商業信譽升值。

發展潮流

當今大公司領導人在商務旅行時都坐的是公務包機。與此同時,海爾、華晨等公司也作出了同樣的選擇。包租公務機,正成為一些大企業商旅人士的首選。而“遠大”“春蘭”等企業,更組建了自己的公務機隊。至於海外大公司,《財富》500強中已有341家公司擁有了自己的公務機或公務機隊。

發達國家的狀況

公務航空是按照某一旅客或機構的特殊要求,通過專門設計的航線,在約定時間內向旅客提供包機飛行服務。許多大公司使用公務飛機運送人員和緊急物品到分布在各地的公司或客戶地點。

目前全世界在飛的民用飛機總數約為38萬架,但航班飛機不到10%,90%以上都是公務機和工業、農業、娛樂及體育用飛機。

發達國家公務機較多,如美國擁有各種飛機20.5萬架,公務機的年飛行小時早已超過航班飛機的年飛行小時。有1.5萬家企業用自己的飛機從事公務運輸。在美國,適合公務機起降的機場較多。航班飛機適用的機場不到600個,但適應中型飛機起降的機場超過5000個,適合小型飛機起降的機場則約有19000個。

超音速客機

1986年2月,美國總統裏根要求研製一種空天飛機的民用型高超音速客機,這使超音速客機的研製經過1/4世紀的沉寂後開始升溫。美國將這種超音速客機命名為“東方快車”,會大大提高跨越太平洋運輸的巨大潛力。

空天飛機作為一種高超音速運輸機,具有推進效率高、耗油低、載客量大、飛行速度快等優點,是實現全球範圍空中運輸的一種經濟而有效的工具。

“東方快車”是一種大型民用客機。外形尺寸比一般客機長兩倍,載客305名,航程12870千米,巡航時速5600千米,最大時速16090千米,飛行高度30千米。它所采用的推進係統是多循環方式的組合式發動機組,使用液氫做推進劑。這種飛機使用費用與目前的寬體客機波音747等差不多。

逃避雷達追蹤的隱身飛機

隱身飛機是指利用各種技術手段減弱或改變自身特征信息使之不易被發現的飛機。“隱身”(亦稱“隱形”)僅是一種借喻,並非指飛機在目視能見距離內不被發現。

隱身飛機采取的技術措施主要有雷達隱身技術和紅外隱身技術。淤雷達隱身技術。主要有低散射氣動外形技術、隱身材料技術和阻抗加載技術等。低散射氣動外形技術是設計適當的氣動外形布局以減弱飛機在雷達接收方向的散射效應。如采用翼身融合體和半埋式座艙,使機翼與機身、座艙與機身平滑過渡,融為一體;減少飛機表麵能造成散射的突起物,對外掛武器進行保形設計或內埋設計;采用S形彎曲的進氣道和尾噴管,在進氣道和尾噴管內加隔板,抑製進氣道和尾噴管空腔反射和壓氣機、渦輪的鏡麵反射;采用尖頭的翼型和進氣道唇口;將飛機的所有邊緣設計為少數幾個平行方向,使所有邊緣的雷達散射波集中形成少數幾個固定方向的反射波束,其他方向的反射波很弱,形成閃爍的雷達信號,不易辨別;盡量減小飛機的幾何尺寸,減少飛機部件。隱身材料技術是在飛機表麵塗敷電磁波吸收材料,以減小飛機的雷達截麵積;盡可能使用複合材料。阻抗加載技術是在飛機金屬表麵並聯等效負載,以改變飛機的固有電磁諧振特性,減小飛機的雷達截麵積。於紅外隱身技術。主要是通過改進結構設計和應用紅外物理學研究的成果來吸收和減弱飛機的熱輻射能量,使紅外探測設備難以發現。發動機是飛機的主要熱輻射源。采用二元噴管,取消加力燃燒室,在燃料中加入添加劑,使燃料充分燃燒,可以減弱排氣的紅外輻射;采用異形噴管以改變紅外波長,使工作在特定波長的紅外探測器失效;對發動機尾噴口的噴焰進行遮擋,改變噴口噴流方向,在噴管外安裝紅外吸收裝置等措施,都可以達到一定的紅外隱身效果。此外,在機身上塗敷紅外吸波塗料,用加碳纖維吸熱複合材料覆蓋機身,可進一步提高紅外隱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