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天上的尾巴
當噴氣式飛機從天空中飛過的時候,人們常常會看到它身後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在飛機飛過很長一段時間後,仍舊留在天空中。這條“尾巴”叫做飛機“尾跡雲”。隻有當噴氣式飛機在20益的環境中飛行,而且空氣濕度很高,接近於飽和,同時大氣又比較穩定的時候才會出現。飛機尾部噴出的廢氣使空中的低溫高濕空氣凝結,就形成了人們看到的長長的白色“尾巴”。
應用於戰爭
因為噴氣式飛機的飛行速度很快,所以人們一直都在考慮將其應用在軍事方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噴氣式飛機就投入了使用。英國和德國都將一部分噴氣式飛機應用在這次戰爭中,美國和日本也從英、德兩國那裏引進了製造噴氣式飛機的技術。
以水麵為跑道的水上飛機
普通飛機的起飛、降落和停泊都要以平坦、堅實的陸地作支撐,可有一種特殊的飛機,它可以在水麵自由地完成許多動作,讓其他飛機望塵莫及,這就是水上飛機。水上飛機可以根據人們特殊的需要,在水麵上又快又好地完成飛行或其他任務,是人類水上作業的好幫手。
“兩棲動物”
水上飛機可以看做是“飛機與船的結合”。最早實現這種結合的是法國人亨利·法布爾。他從1907年開始了對水上飛機的研究。1910年3月28日,他所研製的飛機第一次試飛,但是沒能離開水麵。後來,他對這架飛機進行了改良。在第二次飛行中,飛機離開水麵飛行了500米,真正成就了“飛機與船的結合”。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飛機就此誕生了。
第一架水上飛機
亨利·法布爾製造的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飛機,嚴格來說是一架浮筒式的水上飛機,就是將普通飛機的起落架改裝成可以在水麵上浮起的浮筒。整個機身是木質結構,浮筒是用彈性較好的膠合板製作而成。整架飛機在水中由三個浮筒支撐,一個裝在機身前麵,另外兩個分別裝在機翼下麵。
浮筒式水上飛機
浮筒式水上飛機一般多是小型飛機。在機身下方裝有一或兩個浮筒,將機身與水麵分離,有些飛機在機翼兩邊還裝有小型輔助浮筒,以避免飛機因為往兩側傾斜而翻覆的危險。自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巡洋艦以上的軍艦多半會攜帶一架或者更多的浮筒式水上飛機,進行遠距離偵查、目標搜索等任務。當飛機降落時先降落在軍艦附近的海麵上,然後由軍艦上的起重機將飛機吊回艦上並安置妥當。這一類搭載方式的浮筒式水上飛機也可以由水麵直接起飛。
用途廣泛水上飛機由於特殊的性能,用途非常廣泛,最早人們將它應用在軍事活動中。裝上炸彈、魚雷等的水上飛機,是很好的進攻武器。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水上飛機在偵查、進攻、與空軍協同作戰等方麵,都是功不可沒。
在和平年代,當油輪不慎在海中泄漏時,水上飛機可以幫助噴灑化學藥劑,清理水麵上的浮油,防止造成汙染。另外,在一些需要特殊氣氛的場合,水上飛機還能夠進行精彩的水上表演。
未來的暢想
人們對水上飛機的思考和改進並沒有停下來。人們希望將水上飛機和潛艇結合起來,實現水上、水下、空中三棲作業。有人提議將其與潛艇合用,可以將飛機從水下射出;也有人提議對機翼進行改造,將其設計為可折疊式的,在水下時將其折起,到空中再展翼。這些都還隻是初步的設想,人們還在不斷地探索中。
特殊的客機——公務機
公務機是在行政事務和商務活動中用做交通工具的飛行器,也稱行政機或商務飛機。公務機一般為9噸以下的小型飛機,可乘4~10人。但有的國家把總統、國王、皇室成員專用的要人專機也列入通用航空範圍,這時波音747這樣的大型飛機也可以列入公務機行列了。
公務機中也有許多如“灣流”“獎狀”“挑戰者”等機型的噴氣式飛機。這些飛機的飛行速度與大型機相比毫不遜色,巡航高度可達12000米,最大航程有的可達到12000千米。大多數國外公司都使用現代的、多台渦輪風扇發動機或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公務機,或者安全性能高的直升機。
用途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公務機就是私人小飛機。但這樣理解並不全麵,在國外的確有許多私人擁有公務機,然而國內相當多的公務機都屬於公務機租賃公司,當用戶需要的時候可以向租賃公司租用,許多即將飛到上海來的公務機就是臨時被一些公司老板租用的。當然,世界大跨國集團一般會擁有由數架公務機組成的機隊,並配備飛行和地勤人員。
優勢
公務航空公司或私人營運的公務機不受航班時間的限製,不受目的地的限製,因而有很好的行程靈活性、時間保證性和乘坐穩定性。